返回

第191章 朝议风云起,焚书令初颁 (1/2)

大殿中气氛凝重,落针可闻。嬴政的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胡毋敬身上。“奉常,你以为如何?”

胡毋敬躬身一礼,沉声道:“陛下圣明,孔文通君之请,臣以为需慎重。我大秦一统天下,新政推行,百废待兴。编纂王道经典,固然重要,但不知对当下大秦新政有何裨益?”

此言一出,殿中儒家博士们纷纷变色。

孔鲋上前一步,慷慨激昂道:“奉常此言差矣!王道经典,乃治国安邦之根本。陛下功盖三代,正需一部经典,以彰显陛下之功德,教化万民,巩固大秦江山!”

长公子扶苏也出列附和道:“父皇,儿臣以为,文通君所言极是。我大秦虽一统天下,但民心尚未完全归附。编纂王道经典,可收服人心,使天下臣服!”

老博士淳于越则固执地摇头,高声道:“陛下,孔君所言差矣!三代之治,在于分封诸侯,如今陛下废分封,行郡县,此乃背离王道!若要编纂经典,当以三代为蓝本,恢复周礼,方可长治久安!”

淳于越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姚贾立刻反驳道:“淳于博士此言谬矣!三代分封,致使天下纷争数百年!如今陛下天下一统,行郡县制,正合天意民心!岂可因循守旧,倒行逆施?”

鲍白令之也附和道:“姚廷尉所言极是!三代之治,早已过时,如今大秦一统,正需新法新政,岂能刻舟求剑?”

冯劫上前一步,沉声道:“陛下,臣以为,编纂经典之事,可暂缓议。如今当务之急,是巩固新政,加强中央集权,以防六国余孽死灰复燃!”

叔孙通则小心翼翼地建议道:“陛下,臣以为,编纂经典,并非不可。只是内容需谨慎,不可尽数照搬三代旧制,当以大秦新政为核心,方可有利于江山社稷。”

蒙毅也再次强调:“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推行新政,加强军备,以防外敌入侵。编纂经典之事,耗时耗力,于国于民,都非最佳之策。”

殿中气氛紧张,各方观点针锋相对,如同暗流涌动,一触即发。

嬴政端坐龙椅之上,目光深邃,一言不发……他缓缓举起右手,示意众人安静。

大殿中寂静无声,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嬴政身上,等待他做出最终的裁决。

就在这时,丞相李斯缓缓站了出来,他躬身一礼,声音沉稳而有力:“陛下,臣有本奏。”

嬴政微微颔首:“丞相请讲。”

李斯环视群臣,目光锐利如刀:“适才淳于博士之言,臣以为荒谬至极!三代分封,天下大乱,民不聊生。陛下奋六世之余烈,扫灭六国,一统天下,此乃顺应天命,合乎民心之举!如今淳于博士却要陛下恢复分封,行周礼旧制,岂非刻舟求剑,倒行逆施?”

李斯的语气愈发严厉:“臣观当今天下,六国虽灭,然其遗民故老,心怀故国,暗流涌动,伺机而动。他们借孔孟之道,蛊惑人心,妄图复辟旧制,分裂大秦!淳于博士之言,正合了他们的心意!”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如今我大秦初定,百废待兴,最重要的是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因此,臣请陛下,罢废郡县制、行诸侯制之议,以绝复辟之念!”

李斯再次躬身,语气更加坚定:“此外,臣还请陛下,禁民人私相议政,去庙堂下议之制!此等议论,只会扰乱民心,动摇国本!”

他的目光扫过殿中那些儒家博士,声音冰冷:“更有甚者,六国史书,记载的皆是些分崩离析、战乱不止之事,如今我大秦一统,岂能容忍这些书籍继续流传,蛊惑人心?臣请陛下,焚烧非秦记史书,以正视听!”

此言一出,殿中一片哗然。

众博士们面面相觑,皆是惊愕不已。

老臣们虽然对焚书一事觉得有些过火,但对于李斯提出的其他政令,却表示赞同。

孔鲋再也忍不住了,他绝望地嘶喊:“陛下!不可啊!焚书坑儒,乃暴君所为!陛下圣明,岂可……”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李斯冰冷的目光打断。

李斯上前一步,逼视着孔鲋,一字一句地说道:“孔文通君,你这是要阻碍大秦一统,复辟旧制吗?”

孔鲋脸色惨白,嘴唇颤抖着,却再也说不出一个字。他绝望地闭上眼睛,仿佛已经看到了儒家学说的末日。

嬴政皇帝突然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霸气和决绝。

“所谓文明天理,不过是尔等复辟乱政的遮羞布!朕一统天下,乃天命所归,岂容尔等宵小之辈妄议?”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视群臣,“李斯所奏,正合朕意!准奏!”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老臣们纷纷称赞皇帝英明神武,李斯更是得意洋溢,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大秦将真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三日之后,诏书和丞相府令颁行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