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章 暗夜快船会秦王 (1/2)

蔡泽府上的马车一路疾驰,最终停在了文信侯府邸前。

蔡泽匆匆下车,顾不得整理衣冠,便径直闯入府内。

吕不韦正在书房中踱步,眉头紧锁,见蔡泽如此慌张,心中更添不安。

“纲成君,如此深夜,有何要事?”

蔡泽来不及寒暄,直奔主题:“听闻河渠令李斯被蒙恬带走,此事侯爷可知?”

吕不韦一惊,强作镇定:“确有此事,蒙恬说要与李斯商议要事。怎么,纲成君对此事有何见解?”

蔡泽语气凝重:“侯爷,此事恐怕不简单。那蒙恬深夜将李斯带走,又如此遮遮掩掩,其中必有隐情。”

吕不韦心中忐忑,他想起白天秦王嬴政对《吕氏春秋》的反应,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他强压下心中的不安,故作轻松道:“纲成君多虑了,想来是政务上的事情。”

与此同时,李斯正迷迷糊糊地醒来。

他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身处一间陌生的石室,身上盖着厚厚的毯子。

他依稀记得自己从泾水工地兼程赶回咸阳,却因照身不清被城门吏带进了城门署。

后来,困倦的他就在石窟里睡着了。

“醒了?”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

李斯抬头,看到蒙恬正站在石室门口,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蒙将军?”李斯疑惑地问道,“这是何处?为何我会在此?”

蒙恬没有回答,只是走上前,一把将李斯背了起来。

李斯挣扎了一下,却发现自己根本动弹不得。

“蒙将军,你这是作甚?”

蒙恬没有理会李斯的疑问,背着他走出了石室。外面停着一辆辎车,蒙恬将李斯放进车厢,自己也跟着坐了进去。

车轮滚动,辎车朝着城西的方向驶去。

李斯佯装睡眼惺忪,偷偷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他感到马车驶入了一处较为僻静的地方,周围的嘈杂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水流的声音。

“到了。”蒙恬的声音打破了车厢内的沉默。

李斯揉了揉眼睛,装作刚刚睡醒的样子,跟着蒙恬下了车。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宽阔的水域,波光粼粼,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神秘。

在船坞最西头,李斯看到一只独占一档泊位的黑篷快船……蒙恬伸手一指,“李斯大人,请——”

船坞最西头,那黑篷快船如同蛰伏的夜兽,静默地停泊在水面上。

微弱的灯光从船舱内透出,映在水面上,荡漾成一片模糊的光晕。

蒙恬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李斯走向船桥。

木板桥在脚下微微晃动,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更添了几分神秘感。

李斯心中疑惑更甚,却不动声色地跟在蒙恬身后。

登上快船,李斯一眼便看到船头站立一人,身着黑色长袍,身形挺拔,在夜色中显得格外伟岸。

待走近,借着微弱的灯光,李斯看清了那人的面容——正是秦王嬴政。

“李斯大人,深夜叨扰,还望见谅。”嬴政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

他亲自走上前,将李斯扶入船舱,举止之间透着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王者气度。

李斯心中惊诧,却不敢怠慢,躬身行礼:“臣李斯,拜见大王。”

“免礼。”嬴政抬手示意李斯起身,目光深邃地注视着他,“今夜请先生前来,实是有要事相商。”

蒙恬立于船头,朝着船夫低声道:“起航,西上。”

船夫应声,船桨划破水面,快船缓缓驶离船坞,朝着渭水西岸而去。

船身轻微摇晃,船舱内燃着檀香,香气袅袅,与夜色中的水汽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嬴政在主位上落座,目光转向李斯,缓缓开口道:“听闻先生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寡人今日特地请先生前来,一是想听听先生对《吕氏春秋》的见解……”他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二是想听听先生对……先生师门学问的评判。”

李斯心中一凛,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他深吸一口气,正欲开口……

李斯略一沉吟,拱手道:“大王,臣以为《吕氏春秋》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汇集了儒、墨、法、道等诸子百家之精髓,实乃一部包罗万象的巨著。若以一家论之,可称‘杂家’。”

嬴政微微颔首,目光如炬:“杂家?先生可否详细阐述?”

“禀大王,”李斯不疾不徐地分析道,“《吕氏春秋》虽博采众长,却并非简单的堆砌拼凑。其以道家思想为纲领,融合各家学说,旨在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社会秩序。它既有儒家的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