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章 王车出关追贤士 (1/2)

嬴政猛然拉住蒙恬的手,沉声道:“将军且慢,还有一事。”蒙恬躬身静听。

嬴政凑近他耳边低语几句,蒙恬眼中闪过一丝惊异,随即重重点头,赳赳出厅而去。

函谷关傍晚时分,夕阳如血,染红了关隘上斑驳的城墙。

出关的车马人流众多,络绎不绝,大多是操着秦地口音的本地人,满载货物,说说笑笑地回乡。

进城的则多是风尘仆仆的外地商旅,神色疲惫。

关城将落之时,守关的士兵开始陆续关闭城门。

一个身着红衣的齐国商人被拦在关外,满脸的不满:“为何不让我等出关?我等货物皆已查验,并无违禁之物!”

城头都尉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秦法严明,日落关门,尔等明日再来!”

红衣商人据理力争:“我等千里迢迢而来,若是耽搁一日,便要损失不少银钱!还请大人通融一二!”

都尉冷哼一声:“天子脚下,岂容你等讨价还价!速速离去,否则以违抗王命论处!”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车顶插着秦国王旗,疾驰而来。

守关士兵见状,立刻跪地行礼:“王车驾到!”

都尉连忙上前,躬身施礼。

车帘微微掀起,露出赵高冷峻的面容:“奉大王之命,追赶一位贤士,速速打开城门!”

都尉不敢怠慢,立刻下令打开城门。

王车辚辚驶出函谷关,朝着东方绝尘而去。

红衣商人愣愣地看着远去的王车,喃喃自语:“王车出关……莫非是追赶哪位被逐客令驱逐的贤士?”

王车一路向东,赵高不时掀开车帘,焦急地四处张望。

他知道此行责任重大,若是寻不到李斯,无法向秦王交代。

行驶了约莫半个时辰,赵高勒住缰绳,指着前方一座小山说道:“驭手,停车!我上去看看。”

赵高攀上小山,四处张望,终于在一块巨石上看到一个身影。

那人身着布衣,负手而立,眺望着远方,正是李斯。

赵高快步上前,拱手道:“李斯先生,陛下有命,请先生速速回咸阳!”

李斯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陛下召我?有何凭证?”

“陛下口谕,来不及写下王书,但王车就在山下,便是最好的证明!”赵高指向山下那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先生请看!”

李斯顺着赵高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一辆插着秦国王旗的马车停在山脚下。

他仍有些犹豫:“陛下为何突然召我?我已在被逐之列……”

“先生有所不知,”赵高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陛下看了先生的上书,大为赞赏,称赞先生之才,即便追到天涯海角也要请先生回咸阳辅佐!”他顿了顿,又补充道,“陛下只看了半卷,便如此激动,可见先生之才,深得陛下之心!”

赵高见李斯神色有所松动,便不再多言,上前搀扶着李斯下山。

山路崎岖,赵高小心翼翼地护着李斯,生怕他摔倒。

到了山脚下,赵高指着王车说道:“先生请看,这便是陛下的王车!”

他牵过李斯拴在树下的马,解下马背上的包袱,放进车厢,然后恭敬地对李斯说道:“先生请上车。”

李斯正要上车,却被先前被拦在关外的红衣商人拦住。

红衣商人身后还聚集了不少同样被关在城外的商旅,他们群情激奋,纷纷质问:“这位大人,为何他能出关,我等却不能?秦法岂不是一视同仁吗?”

赵高眉头一皱,正欲呵斥,却被李斯抬手阻止。李斯打量着众人,缓缓开口……

李斯环视众人,拱手道:“各位,在下李斯,与诸位一样,也是被逐客令驱逐之人。这位大人并非徇私,而是函谷关守军无权夜间开关城门,我等皆需等到明日。”他顿了顿,又道,“实不相瞒,在下已上书秦王,直言逐客令之弊端。以在下愚见,不出十日,秦国必将废除此令!”

人群中一阵骚动,有人问道:“先生此言当真?”

李斯语气坚定:“在下以性命担保!诸位不妨在附近寻处客栈住下,静候佳音。”

众人见李斯言之凿凿,又见他与那内侍同乘王车,想必所言非虚,便渐渐散去,各自寻找住处。

赵高见李斯三言两语便化解了这场纠纷,心中暗暗佩服。

他恭敬地对李斯说道:“先生果然是雄辩之才,令赵高叹服。”

李斯微微一笑,并未作答,转身登上王车。赵高扬起马鞭,王车辚辚驶入函谷关。

五更鸡鸣,天色微亮,王车抵达咸阳王城。令人惊讶的是,嬴政竟然亲自站在车马场迎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