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小圣贤庄 (1/2)

苏云告别了镜湖,策马向楚国的都城寿春进发。多日来,他未曾享用过一顿像样的饭菜。

寿春城,方方正正,四周被水路环绕,防御森严,商贾往来,络绎不绝。苏云牵着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步入城内。

他寻得一家酒楼,点了几样酒菜,便开始大快朵颐。楚国的饭菜与酒水虽不及紫兰轩的精致,却也别有一番风味,令苏云感到新奇不已。

苏云在寿春逗留了数日,尽管这里繁华热闹,但他却觉得有些乏味。他渴望一睹腾龙军团与项燕的风采,却未能如愿,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于是,他离开了寿春,继续北上齐国。

齐国的风土人情与小吃让苏云眼前一亮,但这些并未过多地延缓他的脚步。数日之后,他抵达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齐鲁之地的桑海,那里坐落着名闻遐迩的儒宗圣地小圣贤庄。

苏云抵达桑海后,没有片刻停留,牵着马径直穿过桑海城的街道,朝着小圣贤庄的方向而去。

小圣贤庄的藏书楼对苏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那里藏着无数的书籍,等待着他去阅读。

来到小圣贤庄的门口,苏云并未敲门,而是缓缓释放自身的气息。他的发丝与衣衫随风轻舞,一股难以言喻的气韵在他周身缠绕扩散,他的气质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缥缈幽邃,超凡脱俗。

小圣贤庄内,正在授课的荀夫子突然一愣,目光投向了外面。院落中,一名正在练剑的青年也露出了惊异之色,他看向大门的方向,低声说道:“好强大的内力。”

他微微沉吟,随后收剑,朝大门走去。

“你们先自己阅读,我出去一下。”荀夫子放下手中的竹简,迈步向外走去,留下身后议论纷纷的儒家弟子。

“伏念。”青年在前往大门的路上,身后传来了荀夫子的声音。青年闻言,扭头朝荀夫子行了一礼:“师叔。”

“你也感受到了那股不同寻常的气息?”荀夫子捋了捋发白的胡须,走到他身旁。伏念微微放慢脚步,让荀夫子走在前面。

“是的,那股气息虽然强大,但却十分缥缈,很难被人察觉。”伏念回答道。

“说得不错。”荀况点了点头,“你认出这股气息的来历了吗?”

青年伏念摇了摇头。

“不怪你,你没见过所以不知道。”荀况说道,“这是道家天宗的内功心法。”

“道家天宗?”青年伏念闻言一惊,“天宗不是超凡脱俗、避世不出的吗?怎么会有人来到桑海?”

“这个问题我也很好奇,等会儿一见便知。”荀况说道。两人谈话间,已经走到了门口。

大门打开,荀况带着青年伏念走了出来。他们一眼便看到了牵着白马、背对着他们站在一旁的苏云。当苏云转过身来时,荀况和青年伏念看到他稚嫩的面容,均是吃了一惊。

苏云认出了荀况和伏念两人。伏念正值青年,显得有些年轻,但气质沉稳,给人一种坚韧稳重之感。他目前还没有成为小圣贤庄的掌门,穿着与普通儒士相同的青色儒衫。苏云感知到,伏念现在的内力境界已跻身一流中层。

而站在一旁的荀况,身形挺拔瘦削,面容清瘦,须发皆白,给苏云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

在他那清澈幽净、充满智慧灵性的眼眸下,苏云连一点争斗之心都升不起来。苏云曾在师傅北冥子身上感受过比这还要强烈的感觉,而师兄赤松子则逊色不少。

苏云可以肯定,眼前的这位儒家荀况荀夫子,必然和他师傅北冥子一样,踏入了绝世高手之境。而赤松子则属于顶级高手之列,两者相差甚远。

“在下道家天宗苏云,苏子问。”苏云牵着白马,望着两人说道。由于他是北冥子的徒弟,所以辈分极高。他和赤松子是同辈,与儒家的荀况荀夫子也是同辈,因此无需行礼。

“你就是苏子问?”荀况闻言,清瘦的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那个道家百年难遇的奇才?”

“正是。”苏云点了点头。

“师叔,这位是?”伏念看向苏云,朝荀况问道。

“他是北冥子大师的亲传弟子,天宗掌门赤松子的师弟。按照辈分来说,伏念,你还要尊称他一声前辈。”荀况抚着胡须笑道。

伏念闻言先是一怔,随后面容肃穆地看向苏云,行了一礼:“前辈,伏念有礼了。”

苏云用手指挠了挠脸,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没想到年轻时的伏念就这么严肃和认真。

“我很好奇,天宗竟然舍得放你这个百年难遇的奇才下山?”荀况望着苏云问道,“现在世道很乱,他们就不怕你出什么事?”

“我是偷偷溜下山的。”苏云拨了拨耳边的发丝,笑道。

“哦?为何?”荀况饶有兴致地望着苏云问道。

“我想亲眼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