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轻拂,竹林轻摇,竹叶脱离枝干,伴随着沙沙声在空中翩翩起舞,却在接近场内激战的二人时,被无形的剑气切割成碎片。
竹林空地之中,苏云与伏念各持一根三尺青竹,挥洒自如,青竹虽无锋刃,但在他们手中却激发出锐利的剑气。
“伏念的剑术愈发精进,剑势沉稳,攻守兼备。”
荀况捋着胡须,注视着场内,微微点头,“然而苏云总能预判对手动作,抢占先机,以最巧妙的方式破解伏念的剑招。如此下去,待伏念剑招用尽,便无力抵挡苏云的后续攻势了……这剑术不似道家天宗所传,却比天宗剑术更为精妙,莫非是北冥子大师新创的剑法?”
他本想借此机会试探苏云的实力,现在看来却难以如愿。
天宗擅长道术,剑术非其所长,但伏念仅凭剑术便非苏云对手,苏云果真是道家百年难遇的奇才,年仅十五岁便有此修为,心境亦无半点少年浮躁,端的是超凡脱俗,难能可贵。
他捋着胡须,望着苏云,心中暗赞。
有此子在,道家天宗必将重振往日辉煌。
真令人羡慕啊……
正如荀况所想,伏念渐感吃力,他觉得对面那位面容清秀的少年似乎能洞悉他的心思,总能预判他的剑招,令他倍感压力。
终于,伏念寻得时机,挡下苏云一剑,抽身而退。苏云并未追击,只是手持青竹,站在原地静静望着他。
“前辈剑术高超,伏念难以匹敌。接下来这一招乃伏念自创,目前最强一式,若前辈能接住,伏念甘愿认输。”伏念左手横持青竹于身前,右手并指如剑,闭目凝神,汇聚内力。
他发丝与衣襟无风自动,一股股气浪自他身上向四周扩散。
伏念睁开眼,眼眸中精光闪烁,手中青竹携着浑厚内力,直指苏云:“此招名为圣王剑法,请指教。”
他一剑挥出,气势磅礴,剑气如虹,浩浩荡荡,连绵不绝地朝苏云袭来。
“嗯,剑如其人,君子坦荡,伏念果真是块好料子。”荀况眼中流露出赞许之色。
苏云清秀的脸上露出一丝凝重,他能感受到这一剑的威力,若大意必受重伤。
他脚下用力,朝后退去,却仍快不过那道剑气,只能争取些许出招时间。
此刻,奕剑术的不足显露无遗,剑术中既无威力强大的招式,也无强大的防御剑术能抵挡如此威力的剑气攻击。
苏云略显无奈,只得动用道家天宗道术来抵挡这一招。
他松开青竹,双手结印,指尖泛起淡蓝色灵光,“起。”苏云轻喝一声,提升内力,身前浮现一个太极图,太极图中阴阳二鱼缓缓旋转,宛若壁垒,挡在苏云面前,抵御着那股剑气浪潮。
“灭。”苏云双手玄印朝前一推,浑厚内力涌入太极图中,阴阳双鱼越转越快,仿若磨盘,将那些连绵不绝的剑气全部磨灭成碎屑。
待伏念的剑气尽数消散,苏云一挥手,太极图也随之消散。
“伏念认输。”脸色苍白、气息虚弱的伏念遥遥向苏云拱手行礼。这一招圣王剑法乃他独创,尚存不足,对内力消耗亦是极大,以他现在的内力,施展此招便会耗损一半。
苏云亦损耗了不少内力,却远不及他。
苏云扭头望向荀况,荀况捋着胡须,清澈智慧的眼眸中带着赞赏:“你刚才那一招将天宗的心如止水和万川秋水相结合,让两种心法的收放之力形成防御,真是奇思妙想,令人惊叹。”
“你赢了,随我来吧。伏念,你先下去休息,好好回想今日所得所失。”荀况转身道,苏云紧随其后。
“是,师叔。”伏念朝荀况的背影拱手行礼,随后转身离去,竹林再次恢复往日的清幽宁静。
小圣贤庄,藏书楼内。
“不愧是名震七国的小圣贤庄,这藏书楼便将儒宗气象尽显无遗。”苏云步入藏书楼,环顾四周及上方,望着满室的竹简惊叹道。
与这藏书楼相比,韩国的藏书阁简直不值一提。
荀况望着眼中闪烁着光芒的苏云,微微一笑:“看来小友也是爱书之人。”
“书,承载着先贤前辈的心血与思想,传承古今,实为瑰宝。”苏云的手轻轻抚过书架上的竹简,轻声说道。
“说得好。”荀况点头称赞,“想不到你身为道家天宗传人,竟有如此见解。”
“人各有志罢了,他们求长生,我却求逍遥一世,不求千古留名,但求一生无憾。”苏云拿起木架旁的竹简,站着读了起来。
“人中之龙也。”荀况望着背对着他站在木架旁看书的苏云,心中轻叹,随后转身离去。
接下来的数月里,苏云都待在藏书楼内,饭菜由儒家弟子送去,想必是荀况的安排。
而苏云这个整日待在藏书楼内却非儒家弟子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