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朝堂博弈与命运转折 (2/3)

必将迎来新的辉煌;但保守势力提出的问题,也并非毫无道理,商业的发展,既需要创新和突破,也需要稳定和安全,这两者缺一不可。

良久,皇帝缓缓开口道:“周民,你的规划朕会仔细斟酌。三日后,朕将给出最终的决断。在此期间,你且回去静候。”

周民心中一紧,他深知,这三天将是决定他命运的关键时刻,亦是决定大唐商业走向的关键时刻。他恭敬地行礼,退下朝堂,每一步都走得沉稳而坚定,可内心却如翻江倒海一般。

回到住所,周民的心依旧难以平静。他在房间内来回踱步,脑海中不断思索着。他知晓,保守势力绝不会轻易罢手,他们定会在这三天内绞尽脑汁,阻止他的规划通过。他开始四处联络支持他的大臣,或是亲自登门拜访,或是派人送去密信,与他们共商应对之策。同时,他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规划,将保守势力提出的问题一一考量进去,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而在朝堂之外,王康等人也在紧锣密鼓地行动着。他们四处散布谣言,于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宣称周民的规划是为了谋取个人私利,会让大唐陷入危机,百姓将流离失所。他们还试图拉拢更多的官员,或是以利益诱惑,或是以权势相逼,壮大自己的势力,以便在皇帝做出决定时,能够施加更大的压力,让皇帝摒弃周民的规划。

三天的时光转瞬即逝,周民再次踏入皇宫。这一次,他的心中满是忐忑,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大殿内,皇帝的脸色依旧平静,可周民却能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那是一种决定命运的气息。

“周民,经过朕的深思熟虑,决定如下。”皇帝的声音响起,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大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

“你的商业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可行性。朕决定,先在长安设立商业特区,进行试点。若是试点成功,再逐步推广。但你要记住,商业特区的运行,必须严格恪守朝廷的规定,一旦出现问题,朕绝不姑息。”

周民心中大喜,激动得眼眶微微泛红,连忙跪地谢恩:“陛下英明,草民定当全力以赴,确保商业特区的顺利运行,不负陛下重托。”

然而,周民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新的问题便接踵而至。就在他准备着手筹备商业特区时,长安城内突然爆发了一场商业纠纷。一些本地商人联合起来,抵制周民的商业计划,他们忧心商业特区的设立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这些商人世代在长安经营,根基深厚,他们惧怕新的商业模式会打破原有的平衡。

这些商人在长安的街头巷尾张贴告示,言辞激烈地煽动百姓的情绪:“周民的商业特区,会让我们这些小商人无以为生。他引进的南洋货物,会抢走我们的生意。我们不能让他得逞!”一时间,长安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议论纷纷,对周民的商业计划充满了质疑,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着这件事。

周民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焦急,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他明白,若是不能妥善化解这场纠纷,商业特区的设立将化为泡影。他决定亲自去见这些商人,与他们面对面地沟通,解开他们心中的疑虑。

在一间宽敞的大厅内,周民与那些抵制他的商人相对而坐。商人们的脸上满是敌意,眼神中尽是防备,纷纷指责周民的商业计划,言辞激烈,气氛紧张得一触即发。

周民耐心地听完他们的指责,脸上始终保持着温和的笑容,然后缓缓说道:“各位,我理解你们的担忧。但商业特区的设立,并非是要挤压你们的生存空间,而是为了创造更多的机遇。商业特区会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带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这将带动整个长安的商业繁荣。到时候,人流量增大,需求增多,大家的生意只会蒸蒸日上。”

一位商人冷哼一声,满脸狐疑地说道:“说得好听,可我们怎么相信你?你拿什么保证我们的利益?”

周民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说道:“我可以向大家承诺,商业特区会为本地商人提供优先的入驻权和优惠政策。我们会减免租金,降低税收,让大家能够轻松入驻。同时,我们会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制定严格的规则,杜绝不正当竞争,让每一个商人都能在其中施展自己的才华。”

商人们听了,心中的敌意稍稍减轻。但他们依旧心存疑虑,要求周民给出更详尽的方案。周民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拿出一份详细的商业特区运营方案,从招商政策到监管措施,从税收优惠到市场推广,一一为商人们解读,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十分透彻。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商人们终于被周民说服。他们表示,愿意支持周民的商业计划,但前提是周民必须履行他的承诺。

周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他知道,商业特区的设立终于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然而,他也明白,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的道路依旧荆棘密布。商业特区的运营、与南洋的贸易往来、保守势力的暗中监视,每一个问题都需要他去直面和解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三十章 朝堂博弈与命运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