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暗流涌动与危机破局 (1/3)

周民和阿依娜在南洋处理完繁杂事务,正满心欢喜地规划着联合商业联盟未来的宏伟蓝图,却骤然听闻大唐朝廷中涌起了反对继续合作的汹汹声浪。刹那间,他们只觉心头一沉,仿佛被一块巨石狠狠压住,深知这绝非一场普通的风波,倘若应对稍有差池,之前在南洋和大唐之间历经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恐怕会如梦幻泡影般瞬间破碎。两人不敢有丝毫耽搁,即刻召集随行护卫,备好快马,一路风驰电掣,向着大唐都城日夜兼程。马蹄扬起滚滚尘土,他们心中的焦急也如这飞扬的尘土,弥漫开来。

抵达大唐都城时,已是深夜。城中灯火辉煌,可周民和阿依娜却无心欣赏这繁华夜景。他们顾不上旅途的疲惫,甚至来不及换下沾满尘土的衣衫,便一头扎进了紧张的信息收集工作中。阿依娜凭借着在南洋积攒的人脉和敏锐的洞察力,迅速联络了大唐都城内的各方眼线,而周民则穿梭于各个酒馆、茶楼,在市井的嘈杂声中捕捉着反对势力的蛛丝马迹。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他们发现,反对者主要由两部分势力构成。

一部分是那些在朝堂上根基深厚、思想保守的老臣。这些老臣们长期沉浸在大唐传统的文化和政治体系中,对任何外来的变革都持有深深的抵触情绪。在他们眼中,与南洋和游牧民族的合作,简直是离经叛道之举。他们时常聚在一起,摇头叹息,感慨着世风日下,认为这种合作无疑会破坏大唐传承千年的固有文化和政治秩序。“堂堂大唐,乃天朝上国,怎能与那些蛮夷之地平起平坐,互通往来?”一位老臣在府邸中宴请同僚时,满脸愤懑地说道,“这简直是自降身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另一部分则是与传统商业利益紧密相连的势力。这些人在大唐原有的商业格局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享受着丰厚的利润。然而,随着南洋和游牧民族商品的不断涌入,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既得利益受到了严重冲击。那些曾经畅销的本土商品,如今在新奇的南洋香料和游牧民族独特手工艺品面前,显得黯然失色。他们的店铺门可罗雀,利润大幅下滑,心中的不满也与日俱增。“再这样下去,我们都得喝西北风了!”一位绸缎庄老板在商会聚会上,焦急地抱怨道,“必须想办法阻止这种合作,否则我们这些老商家都得破产!”

为了在朝堂上争取到更多支持,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周民和阿依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先从说服中立势力入手。他们仔细梳理了朝堂上的官员名单,筛选出数位在朝堂上颇具影响力的大臣,其中礼部尚书和兵部侍郎成为了他们的重点公关对象。

礼部尚书是一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老者,他一生致力于大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文化方面的事务有着极高的敏感度。周民和阿依娜精心准备了一番,带着南洋的珍稀香料和游牧民族的精美工艺品,前往礼部尚书府拜访。在宽敞典雅的会客厅里,阿依娜身姿优雅,面带微笑,娓娓道来:“尚书大人,南洋和游牧民族的文化虽与大唐截然不同,各具特色,但文化的交流就如同百川归海,不仅不会相互冲突,反而会让大唐文化更加博大精深,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您看,我们引进的南洋香料,其独特的香气和制作工艺,为大唐的香道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游牧民族的独特工艺,如精湛的皮革制作和豪放的金属锻造,也能为大唐的手工艺发展提供新的灵感。这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文化融合契机,能让大唐文化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升华。”

周民接着补充道:“而且,大人您也深知,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经济的支撑。合作带来的经济繁荣,不仅能让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还能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有了充足的资金,我们可以修缮更多的书院、寺庙,培养更多的文化人才,让大唐的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传播得更远,影响更深远。”

礼部尚书静静地听着,目光不时落在桌上的香料和工艺品上,若有所思。他轻轻抚摸着胡须,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缓缓说道:“二位所言,不无道理。文化交流的确是好事,只是这其中的利弊,还需仔细权衡。”虽未当场表态,但他的眼神中明显透露出被触动后的思索。

与兵部侍郎的会面则充满了挑战。兵部侍郎常年负责大唐的军事防务,对边境安全极为重视。游牧民族的骑兵一直是大唐边境的隐患,他担心与游牧民族的合作会带来潜在的军事威胁,一旦放松警惕,可能会遭受他们的突然袭击。

周民和阿依娜来到兵部衙门时,兵部侍郎正一脸严肃地审阅着军事地图。周民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耐心解释道:“侍郎大人,您对边境安全的担忧,我们感同身受。但您也应该看到,我们与游牧民族的合作,并非仅仅局限于商业往来,更是一种和平的保障。通过合作,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动向,知晓他们的需求和意图。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贸易往来,建立起彼此的信任,让他们认识到和平合作远比战争掠夺更有利。而且,这些年我们在边境建立的防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堡垒更加坚固,烽火台的预警更加及时,军队的训练也更加严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四十一章 暗流涌动与危机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