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七: (3/3)

样子将来你也是一个讲道理的人。

可以说我的小学,都是在棉花地里陪着母亲一起度过的。我跟着母亲学会了打叉,学会了打农药,还学会了浇地,因为种植棉花一个人是不行的。棉花生长速度比较快,一天就能长出两个枝条,每个枝条根部的叉条都要打掉,我们家三亩棉花地,母亲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母亲指着这棵棉花说,你知道为什么棉花要打叉吗?我这里也不是联系到你,棉花的生长和小树苗一样,不能任其性子疯狂的生长,把不中用的小叉子都要打掉,这样才能让棉花长成一个主骨干后,这样才能集中营养开花结果。

我看着母亲说,然后是不是你下一句就说,我不能任着性子去生长,按照老师和母亲的意思,不要顽皮,好好学习,将来才能开花结果吗?

母亲一边棉花打叉一边说,你这个学是没白上,我说上一句,你都能延伸到下一句啦!这个是不是也叫知一反三呐?

不是我聪明,是娘说话都有目的性,只要我和娘在一起,总要想尽办法教育我。我听娘说的上一句就能知道下一句,只不过是重复你的意思算了。我们老师说过啦,你刚才那种说法,叫做比喻,就是拿棉花打叉比喻教导我,我还能听不出来?

母亲指着妹妹说,你看你妹妹,他现在打叉的技术比我都好,知道哪根叉子应该打,哪一根叉子应该保留。你知道你妹妹为什么能做的那么准确吗?

不知道,不是熟悉了吗?

是的,虽然说做农活这些经验很重要,对于学习来说,你平常积累的经验也是最重要的。

不能今天知道了,明天就忘记了,忘记了对的做法就不能成为经验了,以后肯定会出现类似错误的。

所以学习不能着急,一定要把这个经验吃透消化吸收,再一个一个积累起来,这样在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解决起来既轻松又正确,娘说的对不对呀?

说的对,你看看这两个叉,非要打去一个才好吗?叉子多了,不一样结的棉花也多吗?

这个你就错过啦!棉花不打叉,就会长疯了,将来一个棉花桃儿也结不出来。

为什么?

营养不集中,像一个学生精力不集中,上课的时候想着玩,玩儿的时候还想着吃,他能有好的结果吗?所以棉花和人是一样的,干什么事情要精力集中,才能开花结果。

明白了!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