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
“走!”
“我们去田间地头,去有生产力的地方!让大家感受一下,什么是生产力!”
苏尘站了起来,说道。
说着他大手一挥。
瞬间,
他和文庙大殿内的五十位帝王们一起从大殿内消失。
“帝师集体学习系统提示:课外实践开始!”
“诸位的虚拟投影,出现在【大秦皇朝】大秦历三十四年,咸阳城外,关中平原!”
下一个瞬间,
苏尘、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一代女皇武则天、明太祖朱元璋等等一众皇帝的虚影,出现在大秦皇朝一片辽阔的田野上。
远远眺望可以望见巍峨的咸阳城。
这里正是富饶的关中平原,大秦皇朝的大粮仓。
此时春季,
不计其数的农夫们赤着脚,正在田间耕种,插秧,播种。
还有一些农夫用小推车、牛车,正在推着货物,在田间地头往来运输。
“这就是朕的大秦皇朝!”
秦始皇傲然而立,望着眼前的盛世太平景象,面露骄傲之色。
在完成一统六国的伟业之后,这几年的功夫,
他命人开凿灵渠,粮食丰产!
他先后派出蒙恬统兵三十万北击匈奴,派大将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西北白马羌归顺,招抚西南狄夷!
大秦帝国版图达到极限!
如今已然是大秦皇朝最鼎盛时期!
嬴政对疆土扩展已经没有更多的追求,
甚至命徐福组建庞大的船队,携带灵童灵女前往海外寻找灵山仙药,求取长生不老之术。
“秦皇治下,果然非比寻常!”
“这是盛世太平的景象啊!”
众皇帝们纷纷点头赞许,
只是粗略的看一眼,
他们就知道,此时的大秦皇朝正是国泰民安,百姓们奋力生产的年代。
此时,完全看不到任何帝国崩塌的征兆!
任谁也无法想象,始皇帝去世,这鼎盛之后的第三年,大秦皇朝就迅速崩溃了。
当然了,
苏尘今天的这堂课不是讲大秦朝如何坍塌,而是为帝王们授课——什么是“生产力”。
他来到田间地头,指着一位老农手里的一把【青铜犁】。
“诸位看这是何物?”
苏尘问道。
秦始皇有些疑惑,“这青铜犁,是农家最常见的耕种器具,有什么特别?!”
“苏先生!这是青铜犁啊,农家到处都是,这有什么稀奇之处?”
秦二世胡亥探头探脑,疑惑道。
东西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贵族根本不屑一顾。
“这青铜犁我早年也用过,可是此物太脆,很容易折断!我们大汉皇朝早已经弃置不用,都是改用更好的铁犁!”
汉高祖刘邦见状,却是笑道。
“不错,这青铜犁在我等的朝代,确实已经过时,不常见了!”
众皇帝们纷纷点头。
青铜犁,此物在大秦皇朝时期,是很常见的农具。
可是放在后世,
对于他们这些后世皇帝们来说,却是非常的稀罕,除了古董铺之外,几乎不曾见农夫用过此物。
“其实在更加早远的三皇五帝时期,我们用的是比青铜犁,还更劣质糟糕的石犁!”
苏尘这时候,才笑道。
“石犁这东西,稍微碰上硬物,就容易崩。
因为它太容易断裂,不能用牛去拉,必须用人力去拉石犁,耕种的生产效率极低!
直到春秋战国,由于冶金匠人们的研究,才出现更坚固耐用的铜犁、青铜犁,性能要超过石犁大约100%,而且可以使用牛拉青铜犁进行犁田,并且延续到大秦皇朝。
而后来的大汉皇朝,冶金匠人们发现了更加耐用的铁犁,
便彻底废弃了青铜犁,开始大规模使用更先进的铁犁,性能又比青铜犁要高出100%以上。
由此得出了一个【生产力学说】:
三皇五帝时期我们用石犁,需要20个人才耕种出1万斤的粮食。
春秋战国我们用更好的青铜犁,只需要10个人就能耕种出1万斤粮食。
到了大汉朝之后,我们使用更先进的铁犁,只需要5个人就能生产出1万斤的粮食!
这就是生产力的大幅进步,制造出更好的工具,能用更少的人力,却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按照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