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胡文庸一行人匆匆赶到林逸身旁,满心期待地询问成绩。张勇沉默不语,只是呆呆地盯着手中的计时表,这反常的举动让胡文庸心生疑惑,他凑上前,目光触及计时表上的数字时,瞬间瞠目结舌,仿佛被定格在原地。陈文喜、江涛、李秋波也围了上来,看到成绩的瞬间,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陈文喜艰难地挤出几个字:“10秒22?”他们纷纷向林逸投去震撼的目光。
林逸缓缓走近,虽然尚未得知确切成绩,但从众人惊愕的表情中,他已隐约猜到结果。他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思量,自己刻意提速之下,成绩应在10秒25左右,没想到竟比预期还要出色。李秋波难掩兴奋之情,高声宣布:“林逸,10秒22,你真是太棒了!”江涛也满脸惊喜,连声称赞:“真是个短跑奇才!”胡文庸更是红光满面,笑声爽朗,对林逸的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
围观的学生们也被这惊人的成绩震撼得说不出话来,议论纷纷,惊叹之声此起彼伏。林逸依然保持着那份从容与淡然,仿佛在说:“这只是基本操作,别太惊讶。”
然而,就在这时,张勇却突然提出质疑:“不对,肯定是计时表出了问题!”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愣。林逸微微皱眉,心中略有不悦:“张教练,这可是您自己的计时表。”张勇却坚持己见,认为长时间使用的计时表难免会出现故障。
李秋波与江涛交换了一个不屑的眼神,他们对张勇的质疑感到愤怒。毕竟,林逸的出色表现对他们而言是喜事一件,而张勇的质疑却仿佛要将这份喜悦抹去。陈文喜也面露不悦,虽然他也认为计时表出问题的可能性极小,但碍于张勇的身份和胡文庸的决定,他不好多说什么。
胡文庸沉思片刻后,提出了重跑的方案,以排除计时表故障的可能性。李秋波和江涛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对林逸极不公平,且百米赛跑临场状态至关重要。然而,胡文庸作为行家,自然明白他们的担忧,但他也深知张勇的话并非全无道理。在权衡利弊后,他决定让林逸在第二天重新进行测试。
然而,林逸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一提议,他坚持要在当天立即重跑。李秋波和江涛虽然担忧,但也被林逸的坚定所打动。陈文喜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害怕林逸因冲动而失去宝贵的机会。但林逸却以从容的微笑回应,表示自己有分寸。
在众人的注视下,林逸再次站上了起跑线。这次,他选择了李秋波的计时表,而江涛则自愿加入计时行列,以确保结果的公正性。张勇虽然心中有刺,但也只能默认这一安排。
随着发令枪响,林逸再次如离弦之箭般冲出,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眨眼之间,他已冲过终点。张勇和江涛同时按下计时键,当四人看到成绩时,无不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胡文庸艰难地吐出几个字:“10秒19?”
这一次,林逸不仅再次刷新了自己的记录,更以无可挑剔的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谁也没有预料到,林逸非但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反而展现出了更加惊人的爆发力,一举冲破了10秒2的大关。这份短跑天赋,简直令人叹为观止。胡文庸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他深知林逸在某些技术细节上还有待雕琢,但即便如此,他已经看到了林逸身上那块未被发掘的宝石般的光芒,仿佛预见到了一位未来的苏炳添正冉冉升起。
陈文喜和江涛同样喜出望外,他们原本还担心林逸的心理状态会受到影响,没想到在巨大的压力下,林逸反而爆发出了更强的实力。江涛心中暗自赞叹,这小子天生就是跑短跑的料。陈文喜的笑容几乎要溢出眼眶,合不拢嘴。
这时,李秋波也匆匆赶来,急切地向江涛询问成绩。江涛神秘一笑,将计时表递给他。当李秋波看到“10秒19”这个数字时,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他大笑道:“我就知道这小子行!”随后,他带着一丝嘲讽看向一旁仍然沉浸在震惊中的张勇:“张教练,这次表没问题了吧?”江涛也冷笑一声,对张勇的态度冷淡至极。还好林逸争气,不然这样一个好苗子就被他耽误了。
张勇终于回过神来,他难以置信地看着朝他们走来的林逸。此刻,他才真正意识到,眼前的年轻人是何等的天才。10秒22已经足够震撼,而林逸却再次刷新了自己的记录,这样的成绩已经达到了国家顶级短跑运动员的水平。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判断大错特错,同时也为自己的过分行为感到内疚。于是,他主动上前,诚恳地向林逸道歉。
林逸自然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当众为难他,毕竟以后还要相处。因此,他大度地原谅了张勇:“算了张教练,事情都过去了,别再提了。你也是出于谨慎,我理解。”林逸的这番话让胡文庸和陈文喜更加欣赏他,而李秋波和江涛则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胡文庸笑着称赞林逸:“好小子,未来可期啊!”随后,林逸微笑着提醒他:“胡主任说话得算数哦。”胡文庸虽然有些迟疑,但还是笑着点头答应。他其实并不想答应林逸不训练只比赛的要求,但话已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