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旅馆与祠堂 (1/2)

那个老板约莫七十来岁,个子不高,但也没驼背,腰杆比一些城市里的年轻上班族要直,考虑到海边的生活往往显得人格外衰老,吴言猜测老人应该在六十岁上下,老人的头发有些稀疏,皮肤带着渔民特有的风吹日晒后的红棕色。

“一个人?”老板的声音有些粗糙,像大海边被海浪拍打的粗糙的礁石。

“是的,就我一个人。”吴言把身份证递给老板,老板只是随意看了一眼,并没有进行任何操作。

“能帮我要一间能看见大海的房间吗?”吴言对老板说。

“普通的60一晚,能看见海的80一晚。”

“可以,先住两晚。”

老板从抽屉里掏出一把黄铜色钥匙,上面用黑色的马克笔写着“211”。

吴言接过钥匙后付了钱,转身朝旅馆的楼梯走去。

“您是来休假的吗?”背后突然传来老板的声音,吴言转过头,老板的老脸上露出了一副微笑,那微笑如此灿烂,却让人感受不到一丝温暖,如同月光,虽然明亮却没有丝毫温度。

“是的,朋友推荐我来的。”

老板笑得更为热烈,嘴角都快咧到耳根,“是的是的,好多人都是被朋友推荐来的,我们一直很欢迎新人过来,大家都很欢迎新人。”

吴言感觉不太自在,他小声嘀咕“你刚刚看起来可不太欢迎。”

走上楼梯,老板夸张的笑容最终消失在楼梯的夹缝之中。

用黄铜钥匙打开房间,房间有股淡淡的鱼腥味,吴言来到窗户边上打开窗户透透风,透过窗口,吴言看到了不远处的沙滩和拍打着礁石的大海。

放好行李,吴言打算先在小镇逛逛,他走下楼,来到旅馆前台,那老板已经不在了,吴言注意到前台后的墙上挂着一张合照,吴言凑上前,合照里是那个老人与一个年轻人,吴言仔细打量着那个年轻人。

“这是...刘洋!?这个老板是刘洋的爸爸?这么巧?”吴言又细细看了一眼,发现确实是记忆中刘洋的脸,但照片里他的表情显得有些惊恐,视线的焦点并不在摄像头上,而是在...摄像师上?他还在害怕摄像师?

吴言有些吃惊自己的发现,不过他也没多想,可能是晕车和海风让他的神经有些敏感了。

吴言沿着鹅卵石铺成的主路走在小镇里,这里的居民不多,肉眼看去都是一些老年人,“人口流失严重啊”,吴言嘟囔着。

在暖洋洋的阳光照耀下,走在圆滚滚的鹅卵石上让吴言感到一丝放松,阴暗戏楼的记忆正在逐渐消散。

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吴言走到了主路的尽头,这里的建筑变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棵高大的树木,它们遮盖住了大部分的阳光,只有斑驳的光斑从树缝中洒下,不远处有一座奇怪的建筑,这座建筑像是寺庙,建筑顶上挂着木牌,依稀能分辨木牌上刻着祠堂二字,祠堂通体由木头打造,立柱与横梁由于岁月的浸染已经有些斑驳,海边特有的鱼腥味也掩盖不了祠堂的腐朽气息。

吴言凑上前细细观看这座祠堂,它的表面有着道道划痕,吴言用手指比划了一下,“这感觉像是用人手抓的?”

祠堂的大门上有两块长方形的阴影,比周边木门显得更新一些,“这应该是贴门神的吧?但怎么被撕掉了?”

不知道为什么,吴言决定推开这扇木门进去看看。

手掌贴在冰冷的木门上微微用力,木门发出了刺耳的吱呀声,门居然没有上锁,就这样被打开了,吴言来到了祠堂里。

祠堂的中间有一棵大树,挡住了祠堂大部分的采光,让人感到一丝压抑,这显然不合常理。

大树的后面与左右两边分别有一间屋子。

吴言先来到了他左手边那间屋子。

这间屋子里立着一块碑,上面刻满了捐款建了这间祠堂的人名。

“刘子澄、刘雄涛、汪恒悦、林沛融...”

“这个村子大部分都姓刘啊,而且他们每个人的人名,都带有‘水’,真有意思。”

离开了这间屋子,吴言来到了右边那个屋子,这里有两张桌子,大木桌上面放了四个龛,龛中有着一个柜,吴言猜测柜里是这个村子里的祖宗牌位。大木桌前还有着一张小桌子,上面摆放着一些祭品,大部分都是一些鱼干、咸鱼,只有寥寥几个水果,而那些水果也都早已高度腐烂,不知道多久没人来祭拜过了。

“喂喂喂,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老祖宗,这也太随便了吧...”

“等一下,不对啊,牌位不应该放在主厅吗,为什么会放在侧厅,难道主厅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要祭拜?”

带着强烈的好奇,吴言推开了主厅的木门,走了进去。

正厅里一片灰暗,相比于视觉,吴言的嗅觉先闻到了略显浓厚的香灰味,很明显这里经常有人祭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