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大秦稻神!享万世香火! (1/2)

画面继续转换。

【杂交水稻之父——袁老。】

【共合勋章获得者。】

一张照片浮现。

照片上的袁老,面容沧桑,却精神矍铄。

他站在金黄的稻田里,目光深邃而慈祥。

【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74年,籼型杂交水稻南优二号育成。】

【亩产突破600公斤,是常规稻的两倍!】

秦朝。

秦始皇嬴政目光如炬。

“六百公斤……是何概念?”

李斯躬身解释。

“回陛下,约合我大秦十二石。”

嬴政深吸一口气。

“十二石!亩产十二石!”

汉朝。

汉武帝刘彻猛地站起身。

“朕若得此稻种,大汉何愁不兴!”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抚须沉吟。

“如此产量,天下百姓可免受饥馑之苦矣。”

【1976年,南优二号在全国广泛推广种植,粮食产量大幅提升。】

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眼神热切。

“若能推广至我大宋,朕愿倾国库以赏!”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双手紧握。

“袁公真乃活神仙也!”

金幕画面变幻。

【杂交水稻技术不断突破。】

【1996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超级稻研究正式启动。】

【2000年,超级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目标实现。】

【2004年,超级稻第二期亩产800公斤目标实现。】

【2011年,超级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目标实现。】

【2014年,超级稻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目标实现。】

【2019年,第三代杂交水稻三优一号创下亩产1046.3公斤的新纪录,双季种植更超1500公斤。】

秦朝。

嬴政久久不语,目光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亩产…竟…能达三千斤?”

李斯再次躬身。

“回陛下,确是如此。”

“较之我大秦上等良田,亦是高出三十余倍!”

嬴政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

“真…国士也!”

“传朕旨意!”

“即刻命人搜罗天下良种,尽力耕作,务必精益求精,以期增产!”

嬴政略一停顿,眼神愈发坚定。

“再传旨意!”

“于我大秦城邑,皆铸袁公之像,尊为大秦稻神!”

“享万世香火!”

汉朝。

未央宫,灯火通明。

汉武帝刘彻来回踱步,龙袍下摆随之晃动。

他时不时停下脚步,看向殿外漆黑的夜色,眼中满是焦急。

“薛泽,朕命你为钦差,前往……”

刘彻猛然转身,语气急促。

“陛下有何吩咐?”

薛泽躬身行礼。

“朕命你前往……”

刘彻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

“朕命你走遍天下,寻访奇人异士,务必找到能够培育出亩产三千斤稻种之人!”

刘彻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领旨!”

“薛泽再次躬身。”

“朕再赐你一道圣旨!”

“刘彻走到案前,提笔写下几行字。”

“命各地官府张贴告示,凡有能培育出高产稻种者,赏千金,封万户侯,世代免除赋税!”

刘彻将写好的圣旨递给薛泽。

“臣定不辱使命!”

薛泽双手接过圣旨,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

“去吧!”

刘彻挥了挥手,示意薛泽退下。

薛泽领命,转身离去。

刘彻再次走到窗前,望着夜色,眼中充满了期待。

“若真能得此稻种……”

“刘彻喃喃自语。”

“大汉将士便不再受粮草之苦!”

“大汉的疆域,也将更加辽阔!”

“朕,将成为真正的千古一帝!”

大唐。

长安城,巍峨的太极宫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