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三章 躲进书里 (2/4)

驳岸和四周情况:池塘水面离驳岸顶约一米二至一米三的样子。塘边水位浅,隐约能看见池底,离驳岸近处有一掌大小、高于水面的小石块,石块旁的塘壁有个洞,大小能把手伸进去。我让尤友玲找男生们借来竹竿,把球往边上赶,自己则顺着驳岸边慢慢下塘,一脚悬空、一脚踩在高出水面的石块上,一手伸进塘壁的洞里,抠住洞内侧凸出的石头固定住身体,一手去够尤友玲赶过来的球。

捡到球上岸,看他们还一筹莫展地围着商量怎么办,一个男生打算爬上塘边枝杈伸向塘心的一棵柳树。这方案一看就不可行,且不论那伸向塘中的枝杈能不能承载一个男生的重量,有没有安全性的问题,就算在树上用竹竿拨球,竹竿的长度也是不够的。看他们挠头的样子,我忍不住冲他们喊:“你们去多拣些石头,统一投扔到球的那边,靠水波把球荡过来,荡到刚才我捡球的地方!”“石块?”男生们楞了会便明白过来,纷纷去找石块打水。我再次下塘捡球,这次驾轻就熟,动作迅速很多。

这时正碰到金燕和王晶晶从一旁经过,她们惊讶道:“哎呀!你干嘛?别……小心!”

我甩给她们一个笑脸,说:“放心,没事!”

把球递给高一的小男生,他们客气、羞涩地道谢,随后便听到金燕和王晶晶一唱一和地教育:“你们怎么搞的啊?让女生帮你们去捡球?”“是啊,有没有点男人样?……”我心里倒很是开心和满足,满足于我能快速想到解决办法,并打破人为划定的男女壁垒,果断决定帮他们;满足于我能想做就做,主动跳下塘,不当娇气的“小家子气女生”,什么都怕、什么都不做,让人供着;满足于在关键时刻我是一个能帮人一把的有用之人。这是件小事,但由此产生自我认定,足以。

开心没一会,拿着球回到篮球场,却发现场地被人占了。我和尤友玲跟他们一起投篮,却被他们要求离开,说我们影响他们打球。这很可能是我高中时代的最后一堂体育课,我不想把时间耽误在校内到处游走、找场地上,于是好好跟他们解释道:“我们之前就在这打,刚球掉到池塘里去捡球了,对面半场的男生就是刚刚跟我们一起捡球的,他们能作证。且不论先来后到,一起打个球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领头的男生翻着白眼骂骂咧咧地说他不跟女生一起打球,仗着他们人多就上来撵人。刚帮着捡球的男生们畏畏缩缩地聚在对面半场,什么也不说,远远望着我们这边。尤友玲一面拉着我走,一面说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去我们班男生的场子玩。

从进入这个学校开始,老师们对体育课不重视,我们自己也不珍惜,在体育课坚持运动的女生一直寥寥。上课没有足够的篮球场,想活动胳膊腿只能看谁先抢占到场地,女生永远只能混在男生的半场里随便拍拍球。三年了!作为毕业班的女生,我们在自己最后的体育课上竟被学弟驱赶。不愿高中生涯的体育课结束得如此窝囊,我心中顿时火起,拽住尤友玲,梗着脖子大声说:“我们就在这,看他能把我们怎么样!他打球没本事就找场子和人的歪,要是他球打得好,也不必在乎有没有我们在这打!”我说着用眼神狠狠地盯住那个嚣张的领头男生,和尤友玲不顾他们的牢骚和抱怨,自顾自地玩起来,没一会,那人便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了脾气。

唉!这世道,外强中干的人真不少。遇事指望别人靠不住,一切还得靠自己。

.

2001年5月13日……星期日……大风

.

似乎我每日所记都是些琐碎的事,平淡的生活,平淡的人。也许平淡才是人生的真谛吧!可十几岁的年纪,谁又会甘于平淡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三毛……的书。翻看了些许片段,其中大部分记录的是“我”与荷西的故事。看着看着,我脑中现实和虚构的边界开始模糊。笔者三毛真的就是“我”么?或者“我”是虚构的小说人物?三毛真的有一个西班牙丈夫?且不论文字里有多少真实、多少杜撰,“我”与荷西的爱情故事却真真美得令人向往,六年的婚姻又短暂得令人叹惜。荷西与“我”心意相通,送奇葩的骆驼头骨当结婚礼物竟能送到对方心坎上;相爱的人下厨做个粉丝,也能吃出“三翻两抖”的有趣故事;两人一同探寻奇人异事、一同历险、一同受苦、一同苦中作乐……三毛文笔朴实、幽默,琐碎的生活细节和对话也写得甚是有趣,笑着笑着我又怀疑起来。现实中,贫困潦倒的婚姻双方面对个人错误真能幽默地说两句话一笑了之,而不是相互指责、把日子过成一地鸡毛吗?普通人的生活真的会那么离奇、跌宕起伏、像小说情节一样吗?

“我”与荷西不像夫妇,他俩互不侵犯、互不占有,各自保持独立自由的关系也很令人羡慕。现实中,太多人把爱与“占有”等同,我似乎也无法例外。三毛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写得那么美,美得过于虚幻、超脱,我无法相信它是真实的,怀疑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在食堂遇到陶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