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身为穿越者,他脑海中储存了无数优秀诗词作品,但对于对对联这类形式,仍有些力有未逮。
然而他拥有【博闻强记】的天赋,可以如同计算机算法般,尝试采用暴力破解的方式应对这对联。
例如列举出某个偏旁的所有汉字,从中挑选出读来较为适宜的七个字,组合成下联。
此外,还可依据词语词性再度筛选——例如“寂寞”二字必须对应形容词,而“窗”则须对应名词。
顾旭环视周遭,望着这荒凉颓败的小院,忆起消逝于历史洪流中的青州陆氏,心底忽生一解。
他从口袋中取出随身携带的碳笔,在纸片上书写一行字——
“今荒芜废墟尽凋零。”
当他落笔最后一个字时,手中纸片瞬变金色光屑,仿若废土夜空中的流萤,于凛冽风中轻舞,继而消逝无踪。
目睹此景,楚凤歌愣了片刻,未料顾旭竟如此轻易解开此对联。
楚凤歌心中暗自腹诽:麾下那些家伙实在是无用至极,一句诗号竟要耗时数日方能成形——若他们都具备顾旭这般机敏才智,我又何愁无法成为废土世界最瞩目的奇才?
…………
同时,在小院中一个不易察觉的角落,“惊鸿笔”器灵隐身于一根残柱之后,悄然窥视顾旭对对联。
尽管她与顾旭相距甚远,但顾旭纸片上所书内容,皆能清晰映入她眼中。
“古寂寞寒窗空守寡”,此乃陆诗遥多年前所出上联。
而当年书砚对的下联为“今俊俏佳人伴伶仃”。
书砚此联,意蕴上颇为对称,但字词工整度略逊一筹——“空守寡”对“伴伶仃”,显得稍显牵强。
相较之下,顾旭此联则在格律平仄上更为严谨,但整体意义上对称性稍弱。
勉强算作过关。
“荒芜废墟……他这指的是如今的青州陆氏吗?”蓬头垢面的小女孩双手抱膝,凝神思索。
相传,“十二遗珍”的器灵在认主后,会逐渐与主人性情相仿。
而这位小女孩,显然承袭了陆诗遥当年爱发呆遐思的习惯。
…………
接着,顾旭从另一灯笼摘下第二张纸片。
纸片上依旧刻有一句上联:“凤栖朽木朽栖凤”。
楚凤歌默默瞥视纸片内容,默不作声。
作对显然并非其所长。
为了避免再次在顾旭面前出糗,他选择保持缄默。
顾旭同样静静思考。
他早已看出,此句对联绝非易事。
因其为一句“回文联”,既能顺读,又能倒读,且内容意义保持一致。
“昔陆家小姐与其侍女玩的文辞游戏,果真繁复巧妙!”顾旭心中暗叹。
随后他提笔,在纸片上写下答案:
“玉合璧连璧合玉。”
此纸片旋即化为碎裂的光点,消散在这昏暗小院中。
“惊鸿笔”器灵于柱后眨动眼睛。
她未料顾旭速度如此之快。
…………
后续时间里,顾旭逐一取下灯笼上悬挂的纸片,用碳笔在其上逐一写下一句又一句下联。
尽管他日常专注于修行,鲜有涉足此类舞文弄墨的游戏。
但对对子的本质,终究考察的是文化底蕴。
只要脑中积累了足够的素材,即便无法创作出那种灵光一现的绝对,也能拼凑出一句中规中矩的下联。
拥有【博闻强记】天赋的顾旭,最不匮乏的就是知识积累。
见上联“林密草茂灌木丛”,顾旭提笔写下下联“谷深溪急石潭渊”;
见上联“峰峦起伏山连山”,顾旭提笔写下下联“河流蜿蜒水接水”;
见上联“风卷残云云卷风”,顾旭提笔写下下联“霜铺寒瓦瓦铺霜”;
………
楚凤歌在一旁,观顾旭写出一句又一句下联,内心五味杂陈。
此刻,他心中竟莫名生出一个念头:欲请顾旭代为撰写几句诗号,供其日后战斗时使用。
顾旭此人的文采,远胜他手下那群整日浑噩度日的部属——其所作诗号,定能使他在拔剑前气势大增。
然而楚凤歌很快将此荒唐念头逐出脑海。
毕竟,他楚凤歌未来是要做废土世界最强之人,而顾旭将是其不容小觑的对手。
若让竞争者助其撰写诗号,岂非意味着向对方认输?
楚凤歌纵使身死,纵使被人一刀斩首,也断然不会做出这般临阵脱逃之事。
…………
时光匆匆。
转瞬之间,树梢上的灯笼仅剩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