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顶层翠绿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小楼二层正中,置有一张木质小几。
地毯般铺展于桌边的是数片草垫。
桌面之上,稳置着一只精巧雅致的白玉壶,壶壁半透明,透出晶莹剔透之感。
顾旭一眼辨识出,这白玉壶即是驱魔司珍藏的法器——“温故壶”。
其虽体积小巧,却能以幻境形态,收录千百年前后诸多妖邪事件。
数月前,顾旭便曾踏入壶中“桃源镇”幻境,击杀鬼魅“食梦貘”,成功通过晋升考核。
上官槿自袖袋取出三枚玉牌,一枚递予顾旭,一枚交予楚凤歌,一枚紧握己手。
随后她对顾旭言道:“顾道友,入‘温故壶’之口诀,已镌刻于玉牌之上,诵读即可进入本次试炼之幻境;若途中欲退出,只需碎裂玉牌,尔便可提前离壶——这些要点,前次汝参与晋升考核时,楚凤歌想必已悉数告知。”
“铭记于心。”顾旭应答。
他垂眸审视手中玉牌,只见其上镌刻一行熠熠生辉的小篆,内容如下:
“人心仅寸许,日夜波澜生。”
顾旭微眯双眸。
在他记忆中,玉牌所载文字,并非空谈,实为“温故壶”内案件的关键线索。
如上次的“凡有形相,皆属虚幻”,即揭示“桃源镇”并非真实存在,而是“食梦貘”营造的梦境幻界。
此番他们需应对妖邪之患,然玉牌提示词却在强调人心难测。
其中究竟有何深意?
顾旭心生疑惑。
“二位是否准备妥当?”上官槿再问。
顾旭点头示意。
楚凤歌则不耐烦言道:“吾早已准备就绪!速速开始吧!尔等实在拖沓!”
他急切欲以一己之力破开幻境,让顾旭与上官槿亲睹第五境修者的骇人实力。
接着,三人于草垫上盘腿坐定,齐声低诵玉牌内的口诀。
“温故壶”表面绽放乳白光华。
三人耳畔隐约传来悦耳乐音。
顾旭闭目。
其意识逐渐陷入深邃黑暗。
…………
同一时刻,观星台上。
洛川抬手召出铜鉴。
铜鉴表面泛起朦胧光晕,旋即浮现清晰画面。
天际悬挂血红残日。
地面则是连绵山脉与雄伟城墙交相映衬。
顾旭等三人身着七曜服,伫立城门外,犹如微小蚁虫。
此景正是“温故壶”幻境内的写照。
无垠黑暗中,忽现几点微光。
微光逐渐聚合,愈增愈大,愈明愈炽,终化为一颗悬于高空、烈焰熊熊的赤红球体。
顾旭辨识出,此乃黄昏之日。
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温故壶”幻境之世逐渐显现真容。
他见四周峰峦叠嶂,宛如匍匐于大地的翠绿巨龙。劲风席卷而过,引得山间林木飒飒作响。
山脉环抱之中,矗立一座雄壮之城。
其城墙高达近二十米,整体呈灰褐之色,兼备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垛口等军事设施。城墙顶端,可见身披战甲、警惕巡逻的守卫,尽显戒备之态。
此时此刻,顾旭、楚凤歌与上官槿均身披“七曜服”,头戴乌纱帽,立于城门之外。
一如往常,因他们以神识形态入壶涉幻,故其随身之物——如顾旭的“惊鸿笔”与符箓、楚凤歌的“天魁剑”、上官槿的“天钺剑”——皆无法携入。
然亦有异于前之处。
顾旭察觉,他们并非以自身身份入幻,而是代入历史案卷中真实存留的角色。
仿若置身角色扮演之戏。
现下顾旭扮演之历史人物,名唤“温延年”,身负驱魔司七品总旗之职,负责率部下按期出城巡查,助城外山乡百姓驱除妖邪;遇大敌侵犯迹象,亦需及时向驻守城中的千户大人传递警讯。
同时顾旭辨认,眼前此城名为“安顺府”,位于大齐王朝西南腹地。
城周环绕连绵丘陵、葱郁密林,以及众多妖邪聚落。
“温大人,千户大人盼您携部下速返驱魔司衙门,”此刻,守卫城门之士向顾旭躬身行礼,继而言道,“他有一要务交付于您。”
“已知。”顾旭颔首。
虽其面容与现实世界无异,幻境中之士卒却皆视其为温延年。
与此同时,楚凤歌则闷闷不悦地低语:“为何我此次仍扮作此子属下?”
此番试炼中,楚凤歌替代之历史人物名“张昊”,自号“张破天”,任安顺府驱魔司八品小旗。
上官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