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朝堂首秀,此书当焚! (1/2)

“……”

如果两个字可以形容此刻赵拓的心态,那么一定是尴尬。

若非要再加上两个字。

那就是超级尴尬!

看着嬴政在上面大放厥词,赵拓在下面尴尬的差点抠出一个四室两厅。

您是真敢吹啊?

真就不怕您吹完我接不住,到时候啪啪打脸?

合着现在压力都落在我这边了呗。

反观嬴政,看着赵拓一脸怪异的表情,心中怎一个爽字能够形容?

装啊?

你倒是继续装啊?

反正朕这牛逼是吹出去了,有能耐你小子今天就让朕这脸面掉地上!

“拓儿,快来上前同朕和百官说说,此事你是支持淳于越,还是李相?又为何支持他们?”

眼见百多双眼睛注视着自己,赵拓只能无奈嬴政头皮上前。

“得父皇如此赞扬,儿臣愧不敢当。”

“今日之事,儿臣以为李相的方法更适合我大秦当今之国势。”

嬴政微微点头。

看得出来,相比淳于越,他也更支持李斯的想法。

否则后世也不会有焚书坑儒这件事。

只不过嬴政支持,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支持。

“十五弟,此事事关国运,慎言!”一旁扶苏连忙出言提醒。

但赵拓只是歉意一笑,便继续说道:“仆射提议效仿古人进行分封,在我看来分封制可用,但至少不适用于我朝。”

“嗯……继续说。”嬴政微微点头。

“分封固然可以巩固统治,然而有周朝先例,后世嫡子嫡孙难免会对兄弟加以防范。”

“此举不但会加深隔阂,还会埋下祸根。”

赵拓的声音不大,但却听得众人心中咯噔一声。

“虽然嫡长子继承制,注定了皇位归属,但若是其他皇子更加优秀,且更受天下百姓爱戴呢?”

“分封在外,治理得当,封地繁荣甚至远超都城。”

“有着先例,再加之野心推动,大秦成为第二个周朝,出现诸侯割据的情形只是时间问题。”

赵拓的语气异常笃定。

因为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

历史上,每一次分封都会导致这样的情形出现。

周朝分封,最终演变成春秋大乱。

刘邦分封致使骨肉相残、七国之乱。

朱元璋分封有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奉天靖难。

没有一次例外。

一时间,朝中百官皆是陷入沉思。

就连淳于越都眉头紧皱,似乎在想着该如何避免这个问题。

但想来想去却发现,此事不可避免……

因为皇子不可能注定优秀。

几代下来,注定会有那么一个不争气的嫡长子。

到时候这个问题不可避免!

众人沉默之际,扶苏出声说道:“父皇,十五弟能有如此远见,儿臣甚是佩服。”

“但李相所提焚书一事实在影响过大,儿臣觉得尚有待商榷。”

眼看着嬴政听完扶苏的话,再次看向自己。

赵拓白眼一翻,非常自觉的继续说道:“兄长千万不要小看这言论所能造成的影响。”

“是古非今,理智者尚能同仆射一般上奏父皇,与百官共同商议。”

“然民间愚民及未开化者无数,听风便是雨。”

“一旦被有心人加以利用,载舟之水便会成为覆舟之水,故当居安思危。”

“说得好!”嬴政满意的点点头,转而看向另一边。

“蒙上卿,冯相,你二人是何想法。”

蒙毅、冯去疾,再加上李斯,可以说是当今朝堂之上,地位最高之人。

如今李斯发表见解,是否采纳,两人的观点也至关重要。

只见御史大夫蒙毅上前一步,看了眼赵拓后出声道:“启禀陛下,臣一开始也觉李相的做法有些过当。”

“但听闻十五公子一言,如醍醐灌顶,故……臣也赞成李相的提议。”

“臣附议。”冯去疾跟在蒙毅后面笑眯眯作辑,倒是捡了个便宜。

毫无疑问,两人的态度加上嬴政满意的笑脸,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将这件事定了下来。

而在其中起了关键性作用的,就是一语说服了蒙毅的赵拓。

否则蒙毅和冯去疾两人里面有一个持否定态度的,这件事就指不定要掰扯多久。

“哈哈哈哈,淳于越,你还有什么话要说吗?”嬴政笑着看向淳于越。

后者脸上猪肝色,一副又急又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十三章 朝堂首秀,此书当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