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章 布局 (1/2)

“明哥儿,明哥儿”陈硕真摇着朱明的肩膀叫道。

……

朱明这才从回忆中反转醒来,看着他的脸色,陈硕真温柔的问道:“你又想起前世的事情了?”

朱明勉强的微微一笑道:“怎么可能忘记!”然后他伸展了一下自己僵硬的脸,继续说道:“所以如果我们要做需要最多的就是时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也就是后世明朝能成为唯一一个从南打北统一天下得原因。”

“可是自从我们起义后,老百姓纷纷响应,确实解救了这么多穷苦人,参考我们红军的历史为什么不能实现?”陈硕真一脸不忿的道。

“时代不一样,不能生搬硬套!唐朝人毕竟全民开智,同时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的底子还在,最起码北方的阶级矛盾并没有那么强烈,你知道为什么唐朝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是偏南方吗?”朱明耐心解释着。

“为什么?因为由于唐朝是的北方关陇贵族支持后而产生的,所以对于北方特别是关中作为其基本盘,所以对关中的压榨很有限,不论是贞观还是现在的永徽北方都还觉得是盛世,特别是在北方土地兼并也会少很多。”

“那为什么总是南方不平呢?”陈硕真好奇问道。

“关键还是由于南方物产丰富,对南方压榨的很过分”朱明笑着说道。

“怎么说?”陈硕真继续问道。

“唐朝对北方特别是关中特别优待,而对南方极尽索求。你想想就贞观一朝,唐朝北方乃至关中时时大灾,可是为什么唐朝却可以屡屡有众多军事行动?

贞观元年派遣使臣巡视北方各州遭害的农田,救济、慰问贫民。南方各道则加征赋税一成。

贞观二年,派遣使臣巡视关内各地,拿出钱财珍宝帮助饥民赎回卖掉的孩子。后因旱蝗灾害,李世民自陈己过,施行大赦。十一月十九日,在京城南郊举行祭天大典。南方各道则加征赋税半成。,

……

所以唐朝之所以能在关中经常灾荒免赋税的情况下,还能灭突厥、薛延陀、吐谷浑、东征高句丽,这些都是基于江南的赋税支持,而由于南方的气候温润产量较关中高出几倍,因此短时间也无什么危险,特别是贞观朝,老百姓还能吃饱,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反抗,其实老百姓的要求是最低的。

但是到了永徽朝就不一样了,对南方的盘剥日益加剧,现在才永徽四年,修一个永徽律,修一个大雁塔,再加上给滕王、洪州都督李元婴修建滕王阁,连续三次加赋!,李老九在加税这方面比他老子还要厉害,你说你这次为什么要造反?我不是和你说过不要冲动而行嘛?”

“那是因为?……”陈硕真大感窘态欲言又止。

朱明到是没让陈硕真自述,而是直接说道:“是因为清溪县的河水猛烈地泛滥,持续不断的暴雨使得整个县城陷入了水患之中。洪水如同猛兽一般,吞噬了田地,冲垮了房屋,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行人难行。而此时,朝廷并未伸出援手,紧急情况下的仓库依旧紧闭,赋税的征收却一如既往地严苛,是这样的吗?”

陈硕真点点头道:“这帮官老爷完全不救灾,还用低价想收老百姓的田地还想买卖人口!”

“你做的没错,但是现在不能继续下去了!”朱明此时话锋一转道:“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由明转暗,我们还需要时间!”

“你不是搓成大炮火枪了嘛,直接干不就好了!”陈硕真还是不甘心的说道。

“产能有限,再说不是有科技就能解决一切,如果世道不改,等待我们的还是灭亡”朱明这时看着陈硕真一摆手道:“别说了,听我的,我们不是就为了图一时热血,你真想换这个天地,就要有耐心!”

“好吧,我就暂时听你的!”陈硕真嘟着嘴娇嗔道。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声音。

“我是来交令的,给我让开”

“陛下在里面岂敢造次。

……

听到吵闹声,陈硕真连忙询问道:“什么事情?你们吵什么?”

只见门口的卫兵带着两个年轻汉子走进来了,两个年轻汉子穿那叫一个奇装异服,一身贴身的迷彩帆布衣服,头上带着一个圆溜溜黑漆漆的钢盔,还不反光,两个年轻汉子的脸上也是画着油彩。

陈硕真对两人的装备甚是好奇,转向朱明看着他,眼睛里仿佛再说怎么回事。

朱明会意的说道:“明月这就是我埋伏在婺州路上的,一个埋伏在婺州的必经之路,一个是在义乌县的路上”

陈硕真点点头后,挥手让门口的卫兵退下。

朱明转头对两人道:“你们两个谁空手而归了?”

这时左边一个年轻汉子抱拳道:“主公,我这边没逮着什么大人物,就抓了两个扬州的小校。”

而右边的年轻汉子则高兴的汇报道:“我抓住了司空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