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诸位在庙里住得开心?”当他们回到苏州城,登门求见时,朱明第一句便是这个。
世家大族们好不尴尬,吭吭哧哧的说不出话来,还是陆家家主道:“回大人的话,我们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江南人。”说着叹口气道:“但是徐家淫威太重,他们威胁我们,若是不合作,便将东瀛外邦兵马引来,涂炭我家乡父老。”
“东瀛?”朱明微微皱眉道。
“是的,东瀛。”陆家家主点头道:“他们说,徐孝德是皇亲与东瀛使者在长安就有联系,只要出一大物资,便可以将东瀛买到这里来……而且东瀛对富庶的苏州早就垂涎三尺,肯定不会拒绝这个提议的。”
“好一个避实就虚啊。”朱明似笑非笑道:“看来你们是忍辱负重的英雄,本官不仅不该怪罪,还得一人给你们颁一朵大红花才对。”
“大人……”众人支吾道:“我们没功有过,但情有可原,其情可悯,还请大人宽恕。”
“宽恕?”朱明起身笑道:“还没有说准备怎么赎罪,就先要求宽恕,你们自己说说,这是个认罪的态度吗?”说完丢下一句话道:“好好想想吧,想不通就不送了。”便拂袖离去了,只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觑。
从门缝里看完这一幕,一个中年文士不禁叹息一声,暗道:‘本来多么强势的一群人啊,只因为一步走错,便落到这般田地,真是可怕啊。’
回到厢房里,他将看到一幕禀报给朱明,朱明表情依然如故,淡淡道:“玄策是不是觉着,我把他们逼得太狠了?”
“瞒不过,抚阳。”中年文士坦然说道:“我担心,他们即使屈从了,也会有心病的。”
“本就没打算让他们心悦诚服。”朱明沉声道:“从东汉开始,对士族的优待太过了,让他们变得自私自利,愚蠢跋扈,只以为荣华富贵是他们应得的,却从不想为国家百姓尽一点义务,承担任何责任!”说着紧紧攥拳道:“这样的蠢物,牵着不走打着倒退,好言好语就蹬鼻子上脸,非得给他们点教训,才知道上下尊卑!”
中年文士也严肃起来,他这一生见惯了那些官员的嘴脸,想到东瀛大军可能到来,他问道:“东瀛外邦如果真来了如何办?”
朱明笑道:“当年一人灭一国王玄策也有怕的时候呀?”
那个中年文士无奈一笑道:“阿罗那顺那个蛮帮小国,我用1200吐蕃兵、7000泥婆罗(今尼泊尔)骑兵当然可以灭之,东瀛实力不明当然担心。”
朱明笑道:“我和你说过科技的代差,虽然我手头的力量只有十艘,当可以当作千艘船,东瀛倭寇不来则以,来让他尽数葬于海底。”
……
大概十五天后,上海海外十几里处出现密密麻麻的船只。
朱明他亲自登上一艘特别的战船作为旗舰,率十艘战船先行,行了不久。
海面上出现密密麻麻地东瀛人战船。东瀛海军主力终于出现,迎头拦住朱明的战船舰队。
东瀛海军共有大大小小的船支一千五百多艘,见天朝人船少,便一齐压了上来。一时间充斥海面,一眼望不到尽头。只不过倭人地这些船只战斗力参差不齐,甚至连渔船都征集了来,才有这么庞大的数目。
战鼓如雷,杀声震天,朱明自率十艘火炮战船毫无畏惧的迎将上去。十艘对一千五百多艘,很有那么种悲壮的意味。
东瀛人的战船上无数倭人看见这番情形,又叫又跳,兴奋得抓耳挠腮,不敢想像他们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双方船队距离逐渐拉近,朱明一声今下,十艘火炮战船停止前进,非常利索的一个左转舵,呈一宇纵列横在海面上,以右侧对准他们。
这是海军炮战时代的经典T字形战术,抢占顶端一横,能最大限度发挥炮击威力,而东瀛船队根本就没有抢位的概念,只知一窝蜂的冲上去。
哗啦哗啦一阵连响,十艘火炮战船的炮船挡扳拉开,露出密密麻麻的炮口,十艘战船的侧弦共有三百门火炮,对准了正嚣张冲来的倭人船队……
一千五百多艘船只气势汹汹扑向十艘战船,颇有点巨石压卵的味。船上倭人都乐坏了,狂妄的又跳又笑,叫嚷着要活捉朱明,似乎胜利已是铁板钉钉的事了。连倭人海军大将也在船头高举双臂欢呼,感谢神灵庇佑,赐予他们胜利。
但是很快,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预备……开炮!随着朱明清朗的话语冲天而起,响彻海面,十艘火炮战船同时开炮。
轰隆隆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硝烟滚滚,十艘火炮战船侧舷共有三百门火炮,比陆上大炮还要多一倍,三百门火炮同时轰击,还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回,威力之大,不仅吓傻了全部倭人海军,连天朝战船上自己人也深为吃惊。
火光雷霆之中,首当其冲的三艘东瀛船只顿时被整个撕碎,就见血肉四溅,断木横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