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6、所有古人期待,该国璀璨的样子是什么 (2/3)

>

他是一名帝王,如今看着这些底层百姓造反,他竟没有愤怒。

那些气节和不肯冷却的热血,让他陷入了沉默。

“越来越多了。”

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

“朕第一次见到这种造反的境况,他们真的能成大事吗?”

“如此之多的组织,虽目一致,却群龙无首,届时争权夺利,这个国家会割裂吧?”

站在他身后的臣子,长孙无忌此刻同样复杂的看着金榜。

“是啊,太乱了,怎么可能缔造一个伟大的国?”

金榜上,盘点还在继续。

【1906年12月,同盟会策动起义,众人推举爆竹工人出身的龚春台,作为本次起义首领,发布檄文反清,号召建立民国,从思想革命,进而成为武装力量,彻底将腐朽的清王朝掀翻,此举震动长江】

【江息,胡南,里陵各地,六千余名工人率先起义,终至三万余人,浩浩荡荡,掀起了武装反清的第一批浪潮,清廷得知消息,恐慌不已,率领四省清军数万人前往平息】

这一刻,画面也终于震撼出现。

思想革命与保皇党的博弈终于进入了新的阶段,暗杀,炸弹,游行,一场鲜血与火焰的爆发,成为了这个时代最辉煌的开端!

水陆洲会议,同盟会员刘道一、蔡绍南等人,在龚春台的联络下,召集了苹浏醴一带会党首领。

会议上,刘道一声音振奋。

“思想的博弈,代表民族觉醒的程度,保皇党用戊戌变法,证明了他们的理论是行不通的。”

“但清廷不会自己倒塌,革命更不会用思想取胜。”

“自古革命成功者,谁人不曾流血?”

“诸君,可愿掀翻这朝廷,建立属于我等四万万中华百姓之国!”

一道道声音,这一天,响彻船舱。

“掀翻清朝!”

“流血革命!”

天色阴暗,厚重的云层遮蔽了阳光,带着令人喘不过气的压抑。

被推举为此次起义首领的龚春台目光落下。

下方是经过秘密宣传,自发跟随起义的六千余名矿工。

他抬起手,怒吼着开口。

“清廷腐朽,奴颜卑膝,我等中华血脉,大好河山,沦为腥膻。”

“今日,我等中华国民军华南革命先锋队,必建立民国,与四万万同胞享受平等之利益,获自由之幸福。而社会问题尤当研究新法,使地权与民平均,不至富者愈富,成不平社会!”

六千余名矿工攥紧了拳头,高举铲子,洋镐,同样咆哮着。

“建立民国,同享平等!”

消息传出,长江震动!

画面再次出现。

苹浏醴起义,汇聚数万人,公然举兵造反,引起了清廷的恐慌。

同盟会成员刘道一,作为起义主导者,不断在长纱等地运动新军,传递思想,筹集军火,在从衡山返回长纱的途中,刘道一不慎被清军逮捕。

刑房中,少年的长袍已经染血。

胸口的烙铁在心脏处焚出了一片混着血肉的焦黑,模糊的皮肉烧焦味道,混杂着牢狱中浓烈的铁锈味,疯狂钻入鼻翼。

大量失血和疼痛,让刘道一面色格外苍白。

这个年仅二十二岁的少年,目光所及,尽是昏暗。

面前的清廷官吏面目扭曲,声音冷漠。

“说,跟你一起谋反的,都有哪些人?”

“这些谋反的幕后策划又是谁。”

“你若是说出来,或可免除一死。”

刘道一看着这张和他长着一样面孔的人,纵然面色苍白,仍是浮现出一丝厌恶。

他知道,这样的人,一颗心和他们是不同的。

他只是轻蔑的开口:“士可杀,不可辱,死即死耳!”

革命成功者,未见不流血之辈。

谭嗣同先生死了,邹容先生死了,既然新青年要流血,不如从我开始!

清廷没有拷问出结果,刘道一被丢进了监狱,狱卒冷冷看着他,告诉他,等待他的是处死。

长袍沾染了泥水,少年身上密密麻麻的伤痕让他几乎没了力气。

但他没有恐惧,温润的一如既往,抬起手,他用石子在墙壁上尽力的勾勒。

“天地方兴三字狱,但期吾道不终孤。舍身此日吾何惜,救世中天志已虚。”

诗句落下,少年汗水已经浸透了绽开的皮肉。

但他的眼眸,自始至终,明亮的让人畏惧。

1906年12月31日,刘道一被绑缚着,推上了刑场。

面对清兵,二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16、所有古人期待,该国璀璨的样子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