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岁的少年永远霸道的仰着头,眼底的睥睨与霸道,令清兵都为之震撼。
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睛?
明亮的如同一把火,一把足以烧穿这个黑暗腐朽的世道的火焰!
少年从容的姿态,璀璨耀眼。
他知道,如今的他,殉国。
殉这近万同道,仁人志士为之前赴后继,无惧生死的新国!
刘道一牺牲了。
消息传回了川崎。
同盟会孙先生看着中华内陆的新闻,心脏很疼。
他提笔,写下了一首诗。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谁与斯人慷慨同?
这是个才二十二岁的少年,风华正茂的年纪,就像那些学生。
大雨终于噼啪作响,落在窗台,像是要冲刷干净地面的血污。
孙先生闭上了眼睛。
他永远记得那个孩子,永远记得那双温润璀璨的眼睛,清澈而热忱。
他想到了刘道一最初接受任务的样子。
少年没有发誓,也没有义愤填膺,他只是陈述事实一般。
“要么起义成功,要么死。”
“我虽年轻,但知此事比山岳还重。”
少年为革命,不远万里,关山践诺。
他没说谎,要么起义成功,要么死。
这一刻,有史以来,第一个留川崎学生,死在了这一场武装革命中。
-
金榜璀璨映照在春秋战国时期。
如今春秋时期很混乱。
各国互相攻伐,只为欲望,无故刀兵加身,信义已成空谈,只有一己私欲。
礼义廉耻全部崩裂。
孔子已经逐渐苍老了,他看着金榜上的画面。
这位言行始终沉稳的读书人,忽然泪流满面。
“后世还有礼,还有礼!”
他追求了一辈子的天下为公,如今似乎在后世成真了。
西汉。
史书可以明志。
撰写史书的司马迁看着金榜上的画面,大笑起来,手舞足蹈的姿态宛若癫狂。
少年轻生重义,家国天下。
“风骨还在,风骨还在!”
春秋时期。
穿着草鞋的中年人墨翟拳头攥紧。
“兼爱非攻,尚同尚贤,这就是兼爱。”
“人人平等,人人自由......”
这位追求了兼爱一生的老农,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后世竟有如此之多的人,为追求兼爱,前赴后继。”
“这是......何等盛世!”
金榜上,文字盘点出现。
【苹、浏、醴起义后,清廷杨枢即奉命和川崎交涉,要求逮捕并引渡孙先生】
【创建同盟会的孙先生离开,同盟会成员前往送别】
【1907年3月4日,孙先生携带胡汉民、池亨吉等离开川崎赴港,转到前往南洋,同盟会交由黄兴主持】
【苹、浏、醴起义虽然失败,但此为革命首次武装行动,同时是孙先生率领的十次起义重最壮烈的一次战斗,阵亡,殉难者多达三百余人,同时,也是掀翻清朝武装革命的第一次】
【这一刻,从思想的火焰,到正式武装行动,国人被禁锢三百年的思想,开始打开】
恰如此时此刻,
各朝代文人激动,贫寒学子兴奋,他们在看到一群文人在努力做事,为了一个新的国家,巍峨至极。
何其壮哉,很多古人在落泪,他们期待看到该国成长起来的样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