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0、该国正式前进 (2/4)

学生发起了驱逐校长的运动,拉着横幅,堪称狂悖。

校长要开出这名学生,直到谭嗣同的学生杨昌济出现,劝校长收回成命。

“这个学生,海内人才,前程远大。”

这一刻,他看着那位从胡南走出的读书人,满眼欣赏。

此人,未来,前途无法想象。

——————

三国。

蜀国后主刘禅看着榜单,年轻的皇帝目光深沉。

“果然,新的时代出现了。”

“这是另一代继往开来之人。”

另一边。

北魏。

献文帝拓跋弘盯着天空,画面中出现的,是一个又一个在全新思想中长大的身影。

这些人在老一辈的革命者为他们打开的思想氛围中开始成长了。

大唐。

唐玄宗李隆基此刻也少见的没有饮宴,而是默默看着。

“孙先生之后,秉承着新的希望的一代,他们出现了。”

是的,历代帝王都在看着。

他们知道,新的时代,来了!

——————

尚海。

回到国内的陈度秀,如今远远看着两个儿子。

陈乔年,陈延年。

如今他们都还只是少年。

但他们都不待见自己。

只因为在先前的数次革命中,自己逃避追捕,没有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面对孩子们的祖父母,也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

他甚至不曾回去为父母治丧。

可现在,陈度秀并没有说话,只是叹了口气,默默低语。

“世上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上帝,要创造大家的幸福,只有靠我们自己。”

声音一顿。

“歌词说的真对。”

映入眼帘的,是眼前昏暗腐朽的时代。

报童光着脚高呼着,胡南独立,江阴独立,云楠独立...

爱国的学生高举着手,还在抵制川崎。

有戴着眼镜的商人怒骂,黎元洪造成的割据,是对孙先生革命的背叛!

很乱。

直到有人带着黄包车,接他前往好友汪孟邹家聚会。

宴席上,这些一同参加二次革命的书店老板,印刷厂老板,曾经的地方起义军将军,针对如今的形式各抒己见。

邹永成看了一眼自己,让自己针对如何改造中华发言。

那一刻,他站了起来。

“改造中华,首先要改造的是思想,光复中华,必要的是造就一代新人。”

“第一,思想启蒙,第二,改造社会。”

有人开口。

“外国思想制度,哪一个适合中华?”

他的声音忽然慷慨激昂。

“问得好!西方制度需要辨析,我已经找到了明确结论,不久,我会昭告天下。”

“这次回国,我想创办一份杂志,让我办杂志十年,全国思想都会为之改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的责任,就是找到最适合,最先进的思想,改造青年,走出一条振兴中华的道路!”

院落外大雨倾盆,雷电轰鸣。

陈度秀起身,说办杂志。

是的,开始找路!

金榜盘点还在继续。

【1919年,9月15日,陈度秀在尚海创办《青年杂志》,现代中华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旋即,画面也随之而来。

陈度秀整天将自己的关在书房内,编撰出杂志。

这次,一批之前联络的印刷厂商,书店老板等爱国人士,再次汇聚。

陈度秀将手里印着卡耐基的杂志拿出来。

“鼓吹新文化,宣传新思想,早就新青年,以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代替中华数千年的孔孟三纲,科学与民主,重塑这个时代的青年。”

“当代中华新青年,应有六个标准,第一,自主而非奴隶的,第二,进步而非保守的......”

一份青年杂志的发布,意味着造就一代新人,重塑文化思想的运动,开始兴起!

街头上。

刚刚离开学校,抱着一份报刊的赵世炎眉头紧皱,断指尚未愈合,仍疼痛不已。

可他并不在意,他只在意这个悲哀的时代。

如今第一次革命思想失败了,他迫切想要看到更多新的思想,道路。

报刊上,照旧买了一份报纸,准备离开的赵世炎忽然愣住了。

“青年杂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