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民国军府成立,选孙先生、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陆荣廷、岑春煊、林葆怀七人组成总裁,孙先生与唐绍仪拒不就任】
——————
而彼时。
大唐。
唐高宗李治皱着眉头,脑海中细数着。
“中华民国,北洋军......”
“国民军府,这是第几个体制府了?”
另一边。
北宋,宋神宗赵顼也怔住了。
太乱了,这个时代乱的让人心悸。
从袁世凯黎元洪等人,到孙先生等人,再到如今的七位总裁的军府,各个体系混乱至极。
与此同时。
大明,明英宗朱祁镇低声开口。
“这还是一个国家吗?”
他犹豫了片刻,似乎想要对后世中华之乱说点什么。
可张了张嘴,他竟然发现自己无话可说。
历朝历代的皇帝看到新成立的军府,彻底陷入沉默。
——————
而彼时,新的盘点出现。
【这一年,陈延年等表演反封建思想说书被捕,胡南读书人进入京大图书馆就职】
街头上,正在举行一场说书表演。
那是李大钊带着陈延年等人,继续演绎封建时代的种种压迫。
周围汇聚了各色各样的老百姓,包括中年车夫,年轻的屠夫,菜农,学生。
他得让这些老百姓知道,要反抗,反抗不公!
最终,这场即兴说书,引来了警员抓捕。
李大钊以及陈延年等四名北大学生攥紧了拳头,愤怒至极。
“难道他们以为我们这样就屈服,畏惧吗?”
“绝不可能,我们还要继续说书,继续表演,让更多的老百姓从思想上脱离樊笼!”
金榜文字出现。
【1918年,李大钊于京大图书馆结识了从胡南来的学生,并与其展开针对共产宣言的深刻讨论】
画面出现。
红楼图书馆,已经夜深,但仍有灯火。
李大钊看着这位从胡南来的学生,有些意外。
这名学生自己也熟悉了,如今对沙俄的无产阶层革命和共产很有见地。
“这篇《共产宣言》可是一篇大文章,不过没有翻译,我倒也没看过全文。”
这名学生点头,认真而激动:“虽然只有几个段落,但我也看的很兴奋了,一个游荡的幽灵,如今的中华,需要的正是这样的幽灵!”
李大钊显然很看好这名胡南来的学生,他觉得这名学生思想很有深度。
“对无政府主义有什么研究?”
这名学生思索着,一边回答:“这个时代旧道德土崩瓦解,新风尚尚未形成,道德失落,人心浮躁,能靠的,就只有自律了。”
穿着书生长衫的学子目光坚毅。
“唯有自律之人,才能成就大事!”
李大钊惊叹的看着这个25岁的学生眉宇间的理性和昂扬。
难怪仲甫兄说此人将来必成大事!
金榜盘点展开。
世界出现新的变局。
【1918年,第一世界大战以协约国战胜同盟国宣告结束,中华同样成为战胜国之一,消息传回国内,举国欢庆】
【在此期间,李大钊先后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并发表演讲《庶民的胜利》指出战胜之原因不是武力,而是人类世界新精神,全世界庶民】
【自此,马克丝主义开始进入国人视野,李大钊先生逐渐有了初步的立场与观点,一场工人,农民等无产阶层的思想道路,在中华崭露头角】
金榜此刻,再次出现新的文字。
【1918年,世界大战结束,作为战胜国的中华内陆,南军府,北洋府两府分立,权职混杂】
【这一年,北洋军阀,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奉系军阀,桂系军阀,滇系军阀割据各省,各自为政,唐继尧直接控制巴蜀,张敬尧血洗平江,赵恒惕率湘军攻克醴陵,徐树铮在津城诱杀直系将领陆建章,混乱不堪】
【新青年遭遇老旧思想抨击,同时被多方扭曲为试图全盘西化,民族虚无,压力巨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但对中华来说,这只是一个开始】
——————
大唐。
身为尚书左仆射的房玄龄此刻有些压抑的盯着画面最后那句话。
“没错,结束只是对世界而言,对中华来说,战役才刚刚开始。”
站在他身边的杜如晦同样胸腔有些压抑。
他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