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幕 (2/2)

br/>公师千重:“我不会让你一个人承担所有责任!命令是我下的!可你是监军院的人,你们负责监视着所有人,你不出面大家就不敢动手!”

高瑶:“我明白!你不必多说!”

公师千重:“我今天……就要当一回趁火打劫的匪帮!”

高瑶:“你可以直接把所有的责任全推给海上的泥菩萨(海盗)啊!”

公师千重茫然发问,不是他不想,而是他不知道,泥菩萨是否真的有抗下这么多罪名的本事。

因为公师千重已经做好了自己抗下所有罪名的打算,现在高瑶突然给出一个提议,却一时之间让他乱了计较。

可沉吟半晌,最后他还是点点头同意了。有锅不甩,有冤种不背,那不是王八蛋吗?

堂堂帝国大将,竟然要学那些趁火打劫的海盗匪徒,领着监军院的大太监,去为难那些船埠商队的“船老大”!放火去了!

朝廷要是知道了,非扒了这两人的皮不可!

这两个人可不是为了一己私利。

他们等不及了,所有的证据全都指向了这个毗邻水师大营、疑窦重重的商团船埠。

不能让这些人直接来东港,不能让三教九流的外人直接接触水师大营。眼下,必须更加谨慎。

高瑶也派身边扈从的小内侍连夜把这里的消息写信向监军院说明。公师千重可以把一切都抛诸脑后,可他高瑶不行,他的家在宫里,在监军院,他必须对朝廷、对圣人,对自己的主家绝对忠诚。

公师千重并没有阻拦他。

帝国的夜晚,危机重重,也奇迹重重。

如“回光返照”般的奇迹,像是嗅到了那一丝“复苏”的芬芳,以至于能让这个曾经拥有辉煌历史的“天可汗”的国度得以留有一刹“体面”的、苟延残喘的机会。

在盛世版图的势力笼罩以及威压之下,帝国东北方诸镇边城,安东都护府平壤所属治下,辖内最治安混乱的屯镇之一、边城之一隅、天涯之彼岸、海角之一湾。如遇战火、它一定是最先被烽燧狼烟波及的最前端——边塞重镇铁围城,正摇旗呐喊,在欢迎它的“新主人”。

在这里,帝国派驻在此的诸位将领如走马观花般次第而进,却都驾驭不了这座铁围城背后的那股神秘的力量。

很快,帝国就将又再派新任的安东大都护入驻平壤,成为这里的主人,并且还将在平壤下辖的铁围城进行驻兵。

另外,帝国在这里暗中扶持的铁围十二校尉也将各自隆重粉墨登场,为帝国铲除一切奸佞和灰暗……

请与我们一起,跟随甲骑具装的铮铮铁蹄、以及那沉重而绝望的呼吸声、凝结成黑死的血滴、寒入刺骨,光芒冷冽的唐戟、高亢的号角厉啸、还有那给敌人带去死亡和战栗、痛苦和审判的重甲折冲府卫……一幕一幕的展开历史上这个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任人打扮、任人篡改的故事。

曾经在这里,在铁围城,这座边城小镇里充斥着多个民族部众的群体,汉人反倒成了“稀罕物件”。

能在这里立足的汉人往往有两个极端,要么极度卑贱,被其他各族排挤、压迫、来回买卖、成为达官贵族家的奴仆或者佃户;要么极为高贵,拜将封侯,位极封疆大吏,朱门绮户,便身罗绮。

这种令人乍舌的反差,可笑而讽刺。

悠悠十年之前。

来来往往、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摩肩接踵的人群你挤我我挤你,路旁高高矗立的凤阙高阁上,一个负责祷告的大嗓门高傲的仰着头,从台阁里面传出刺耳欲聋的高声:“万物非主,惟有安拉,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这是每天例行的大食法礼拜。

“都知道,当今天下虽在万国之中取得了无比的地位,人民生活富足,治安与边防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重视与提高,生活质量有了保障。但是冗复繁重的生活使人们变得像木石土偶一样,每天在不停的按部就班的奔波和劳累,日夜不辍、毫无生气。

对此人民内心感到更加空虚并且对未来感到渺茫,与此同时生活也失去了乐趣;与之相对,还有许多人则因生活中面临的艰难和压力太大,总是觉得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中非常的无助和孤独……”

“你们当祈祷我,我就应答你们!”信徒们似乎听到了真主的回应。

“祈祷一词在大食语中称为“都阿“,意思是祈求真主饶恕自己的一切罪过,或祈求真主解决自己的一些需求。

实在得不到,就只好付诸于神明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