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办妥了吗?”
“回大人的话,小人都按大人交代的吩咐下去了。”罗洛长揖道。
“曹班头已然派遣三十名皂班精壮护卫陈县丞左右。”
说罢,他又低着头走近了些,低声道:“也暗中谴了在外值曹的壮班衙役在大人府前加设暗哨,岗位。”
“还让黄捕头谴了五名捕班精英携刀服侍,必保万全。”
肖重闻言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行事干练,你确实不错。”
“谢大人夸奖,这都是大人抬举罢了。”罗洛脸上闪过一抹喜色。
这一次他可是在众多昔日同僚面前挺起了腰杆子,出足了风头。
所有人都知道他现今拜在了肖重底下办事。
虽然还是个白役,但也有了靠山,无人再敢轻视。
这种权力在握的感觉令罗洛深深迷醉。
但他也知道这一切都是源于肖重而不是他,故而色愈恭,礼愈敬。
“下去吧,今夜典史衙无须留人值守,有本典史在即可。”
罗洛听闻肖重的话语,脸上不由得露出一抹惊色。
“大人,您这是?”
他从肖重调兵遣将对陈县丞以及家人护卫中嗅到了鹤唳风声的味道。
再联想劫商案的百条性命,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危险。
本以为肖重同样要对自己的安危同样布置一番,却没想到肖重压根没这个意思。
“无碍,出去的时候顺便把大门带上。”肖重转身来到了桌案前坐下,没有再多说的意思。
罗洛见状,也知道不好再多权,只能幽幽的叹了口气后,轻手快脚的退出正堂。
入夜后,整个典史衙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中。
唯有时不时的虫鸣,蛙声,还有书房内火烛爆燃的噼啪声带来一点动静。
肖重向来是个喜欢光亮的人,纵使典史衙在火烛用度上有户房的限制,他也是奢侈的在四方点上数根,明亮如塘。
桌案上,摆满的也不是什么公文,而是一本本的户籍田地记载,以及各府地形,府县各年灾情记载。
肖重置身摇曳的昏黄烛光中不停地翻阅,时而露出思索之色,时而提笔蘸上朱墨勾勒注释。
随着时间愈晚,他脑海中的构思也更加清晰明亮起来,面色也更为凝重。
未名府所面临的问题,恐怕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
眼下表面还能维持稳定,内里实则摇摇欲坠。
只需要一场天灾,亦或是一场人祸,便会如同隔壁的濂化府一般生乱起来。
“如此顽疾,只能下一剂猛药,彻底推翻了重来方有一线生机啊。”肖重捏了捏微微发痛的眉心。
然而就在此刻,他耳朵微微一动,朝紧闭的大门处望去。
他似乎听到了典史衙大门打开的声音,又似乎只是错觉。
典史衙乃是县衙四衙中最小的,只有一个院子还三进厢房。
就算是隔壁厢房在说话,也能隐约听到一些。
不过此刻肖重却拿不准是风的动静,还是什么。
他想了想,捧起一个掌灯接了火,朝正堂门口处走去。
他没有贸然出门,而是站在门后问了句:“可是罗洛?”
没人回应,门外是一阵沉默,此刻就连外面嘈杂的虫声蛙声都消失了一般。
肖重眉峰微皱,便转身回到了书房的桌案前,有条不紊的将案桌上的书都收了起来。
然而就在此刻,他的动作猛然一顿,瞥了一眼槅窗:“既然来了,那就别偷偷摸摸的。”
他的话说完,也听不见有什么回响,仿佛他在自言自语一般。
然而过了半响,正堂的门既然嘎吱一声,由外而内的被打开。
门外没有半盏照明的灯笼,只有黑漆漆的一片。
而一个同样黑乎乎的人影从漆黑中出现,迈过了门槛走入正堂之中。
肖重深深的看了那黑影一眼,笑道:“又见面了,吴大勋。”
说罢,那黑影的面庞在烛光的映照下露出了真容。
赫然是白日里还被关押在监牢中的临海所小旗吴大勋!
此刻他身着一袭黑衣,手里提着一柄宽刃短刀。
光是往那一站,便让人难以忽视。
“肖大人似乎并不吃惊。”吴大勋面无表情道。
“还好,只是不知道将你放出来的究竟是范家公子还是罗总旗。”
“亦或者两者都是,又或者不止两者。”肖重话语意味深长。
然而吴大勋则是嗤笑一声:“肖大人白天给了吴某两个选择。”
“一个是坦白相告,一个是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