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在回忆中我说
那年吃过最好吃的东西是那个饼…
汽车开始走了,我兴致又来了,将目光投向了窗外的高架桥,还看见了公路上戴安全帽去上
班的人,还有正在工作的穿黄马褂的清洁工人…
汽车行驶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到了南安车站。下车后找了个公用电话亭拨通了四叔的号码,
四叔告诉我坐3路公交车到玉叶工业区下车。
坐上车后第一次坐反了方向,又坐了回来,在跨段的时候司机的表情告诉我,真是一个愚蠢
的外乡人,因为他要我再投币一元,而我不知道原因,车上也没有标记。
也正是这些,很多外来打工者在这个城市做出粗鲁的举动,之后我常在报上看到。
到了工业区,下车后,再次拨通四叔号码说我已到指定区域,等了二十分他还没来,再次拨
打,这次他说他在玉厦鞋厂门口,那边最早的鞋厂之一。
十多分钟后,四叔骑着摩托车过来了,站在楼梯上我看见了,11年了,他依然没有变,还跟
图片一样瘦。
我可能忘了四叔的第一句话是问我为什么这么晚才到还是吃过早餐没有?但现在他要载我去
一家面馆吃早饭,不,应该算是午饭了,十一点了。至今我还记得那种可以喝的面叫面线糊,
知后我们就谈起了鞋厂的事。
——竹恩
2008年3月28日这天。和四叔确定在这家尚未开业的鞋厂打工,后来这个工厂的名字是泰兴。
工厂的老板很早就认识四叔,老板是请他过来做管理,老板是本地人,厂房是租的,贷款开的
厂。
四叔跟我说,现在他在另一家鞋厂做零时工,可以随时结账的那种,而四婶是在另一
家鞋厂做车工。
到泰兴的时候,工厂在装修办公室和样品室,四叔也刚从原来的工厂搬出来。来到这边后老
板让我们住在工厂内,然后买了一张床和一张草席。
第一晚我睡得很好,第二天中午才醒,起来吃过饭后四叔跟我说下午和他去看看,并找一道
工序来学,情况就是这样的,当走进厂里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上这工厂的活,也看到许多令我欣
喜的东西,但有一点是不好的,就是很多小工厂做的都是冒牌货。
看了车间,四叔建议学针车,他告诉我说针车相对来说要自由些。而在鞋厂做针车的大部分
是女性,因为它是道极细心的活,穿针引线之类的,所以男性相对较少。
第一次坐在针车面前时是紧张的,而要控制一台针车最重要的学会刹车,这是四叔总结的。
那天下午就在穿针引线中度过。一个星期后才学会简单的操作,这是我的运气,当困惑的时候
有亲人帮助,有时睡梦里摸索的都是这机器。
晚上通常都要加班的在小工厂,而且工资和劳动法没有关系,所以很多小工厂都不需要身份
证。
一开始的那俩月是在快餐厅吃饭,直到后来换了工厂。
我曾在几个工厂学过针车,比如雄发、玉宁、飞越,其中飞越是当地比较大的工厂,除了做
鞋还有运动装,市内有很多专卖店,而且质量还不错。它的隔壁是玉盛鞋厂,马天宇先生曾代
言过他们的品牌,而361、特步、安踏这些则是在有中国鞋都美称的晋江市,这是后来在海峡报
上了解到的内容。
后来我还做过一些疯狂的举动,比如在宿舍楼上统计楼下街道上人们穿的鞋的样式,还有就
是在晚上的时候揣着笔和纸去记工厂的名字。真的,因为当时无趣。做这些也是想多了解和认
识。
2008年5月1日泰兴厂终于挂牌成立,之后就为工作忙碌起来,从那天开始他们给老板做事,
装风扇、写广告贴广告,还整体打扫一番,这样忙碌俩天就有工人来了,然后开始了值得努力
的工作。
一个月后基本熟练针车的操作技巧,也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学会大部分工序。四叔带我离开是
因为老板请的厂长和他不和。
走的时候都没有发过一次工资,但已经无所谓了,学习的时候最
开心了,那段时间都忘记了家里,每天是和叔叔讨论或是听他讲起过往的打工故事。
叔叔
是个俊美的人,在这里认识他的人都唤他华仔,而他并不叫’华’,那是他们觉得他有一点像
刘德华。
叔叔也是一个诗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