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神京日报》 满城风雨 (1/2)

“卖报,卖报,十个铜子儿一份。”

“荣国府琮三爷灭门一家十三口,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昔日的天之骄子缘何沦为手段残忍的暴徒?尽在《神京日报》。”

寒风呼啸的大街上,身穿破旧冬衣,外罩蓝色马甲的报童穿梭在大街小巷,使劲儿吆喝着,兜售手里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

这些报童大都十岁左右,全部是穷苦人家出身,赚些三瓜两枣,好补贴家用。

“诶!那个小孩儿,叫你呢!给我来一份报纸。”

正吃着热乎的馄饨,骤然听到贾琮杀人的消息,神剑燕南天从怀里掏出一枚大子儿,一字排开,呼喊着奔跑的报童。

“大爷,给,这是最新的《神京日报》。”

递上报纸,报童沈二丫麻利的接过铜元,放在口袋里,然后又拍了拍,随后向其他人兜售报纸。

一个又一个的询问,不厌其烦,即便被人呵斥,他也不在乎!

厚厚的油布下,燕南天摊开手中的报纸,头版头条上“贾琮”两个字被放大不少,一眼就能看见,甚至还有一副肖像。

风流倜傥、剑眉星目,看着很有亲和力,跟穷凶极恶的罪犯没有一点相似。

正在煮馄饨的牛大叔把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走上前来,很是担心地问道:“燕大爷,琮哥儿犯了什么事?”

闻言,燕南天将手中的报纸递过去,示意他自己看。

“燕大爷,我不识字。”

牛大叔面色羞赧,两只手使劲儿搓着,很是不好意思。

燕南天不愧是一代大侠,没有一点看不起小摊小贩出身的牛大叔,一字一句道:“上面说,贾琮昨夜在城南连杀一家十三口。”

“现如今,贾琮被关在顺天府大牢。”

听到这里,牛大叔摆摆手,解释道:“琮哥儿不是这样的人,他一定是冤枉的。”

矗立在宁荣街的荣国府此刻嘈杂声一片,众多仆役、丫鬟肆无忌惮地议论着贾琮的事情,眼中的幸灾乐祸溢于言表。

小花枝巷,三间正房内。

铜制的火炉烧得旺旺的,王熙凤头戴紫貂昭君套,斜躺在软榻上,神情很是慵懒,只是眉宇间的一抹忧愁透露着她内心的不平静。

“哒哒!”

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伺候在一旁的平儿挑开挂帘。

身穿圆领袍服,头戴软脚璞头的贾琏拿着一份卷起来的《神京日报》,急匆匆走进来,神色很是难看:“大事不好了。”

王熙凤坐直了身体,打着哈欠,问道:“又出什么事了?”

昨日,为了贾琮的事情,王熙凤操劳了一宿,安抚这个,安抚那个,直到凌晨才睡着,好不容易小憩片刻,又出事了。

命苦啊!

径直坐在圆凳上,贾琏拿起茶水,“咕噜咕噜”,一饮而尽,很是饥渴,像是好几天没喝水一样。

用手帕擦了擦嘴角,贾琏四下望了望,很是严肃地说道:“琮哥儿的事儿被报纸登出来了,如今弄得满京城人尽皆知。”

摊了摊手:“这可如何是好?”

事关贾府的声誉,要是贾琮声名狼藉,贾家也讨不了好,双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

“早晚的事儿。”

对于这个消息,王熙凤不感到意外。

整个神京大大小小数百家报社,无数的记者时刻盯着高门大户,就等着吃大瓜,好出一个惊天新闻。

嫌热闹不够大的他们又怎么放过贾琮灭门案?

再说贾家也是有政敌的,他们肯定会将这件事捅到报社,闹个人尽皆知,这不,事情没有出乎意料,贾琮灭门案还是传开了。

“唉!”

贾琏深深叹了一口气,蹙着眉头道:“你说我们该怎么办?任由琮哥儿被关在顺天府衙门,不管不顾?”

想起昨日老太太、自家老爷的态度,贾琏心中一阵发慌,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

认真说起来,贾琮犯下的事儿在豪门大户屡见不鲜,比这残忍的多的是,凭借贾家的能量,还是能够将此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再说,贾琮犯没犯事还不一定呢!

“平儿,让她们出去,你在门外守着。”

打发众多丫鬟离开,王熙凤这才低声说道:“这可是老太太、大老爷做出的决定,你可千万不要糊涂。”

“真要是心疼你兄弟,开刀问斩的时候,奉上好酒好菜,送他一程,唉!都想托生到豪门,攀上高枝儿,豪门岂是这样好过的?”

“琮哥儿,下辈子,做猪做狗,也别托生到贾家。”

贾琮是庶子,跟贾琏几乎没有利益冲突,王熙凤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