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 文武舌战!边关告急! (2/3)

>一直被同僚拉住,说陛下正在气头上,不要轻易发言。

但是姜烨都献这样的毒计了,是可忍熟不可忍!

当年南宋奸臣误国,精忠报国的猛将岳飞便被秦侩断送。

如今又是故技重施,妄图祸害年少有为挡他们路的冠军侯,想都别想!

有时候真想把这帮文臣的脑子都开了瓢。

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浆糊!

还好如今的景帝不是那糊涂的宋高宗。

别的方面不好说,但景帝还是亲王时期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

他决计不可能听这帮软骨头的献城献将,对敌人俯首!

当然,若是鞑子打到了神京门口,那又另说。

姜烨被劈头盖脸骂这么多句,一时语塞,结结巴巴也不知如何反驳。

“你,你……粗鄙!”

“有辱斯文!”

景帝冲张朗点了点头,这人虽一向没什么礼貌,但话糙理不糙!

胜负未分姜烨就让他先把钦封的冠军侯送了,还要送城过去。

这帮文臣真是太平日子过太久了,脊梁骨都养没了。

他拿起手边的奏章,便朝姜烨脑袋重重砸了过去。

“你们这帮人,一天天是不是就知道让朕给贼子送钱送地啊?”

“来,来,来,朕的玉玺在此,你们一并给鞑子送了去?”

“工部员外郎,姜烨,食朕之禄,还给朕添堵!”

“拖出去,斩了,斩了!”

姜烨急得泪眼滂沱,也不顾什么殿前失仪了,大喊道。

“陛下,陛下,臣一片肺腑之言啊!”

“臣一心为江山社稷,陛下饶命啊!”

“李相,救我,李相!”

侍卫正要来进殿拿人,这次李仕达没有旁观了。

毕竟这工部员外郎姜烨可是他的心腹之人,最是和他一心的。

只是到底人还是年轻了些,思虑不够周全,也不了解帝王心思。

别的都还好说,但城池,景帝绝对不可能主动给出去。

李仕达急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说道。

“陛下且慢,可否先听老臣一言?”

景帝一脸不耐烦,但还是冲侍卫扬了扬手,示意先别拿人。

“李卿的面子朕还是要给的,你们先退下,门外候着。”

“李卿,有话就说。”

“老臣谢过陛下!”

“启禀陛下!工部员外郎也是一片拳拳之心,为陛下考虑。”

“他的计谋,虽不够周全,但也有可取之处。”

“要解眼下危机,确实可以通过送礼。”

“但却不用送城池,更不需要送出许多。”

“何解?”

“鞑子和羌人都善战,可惜他们终究是两国。”

“为利而合,以利分之即可!”

“鞑子无非是所处地苦寒,不好过冬,只需许给他们粮食、厚衣。”

“不打仗,便能得到这些,他们自然会乐意退兵。”

“届时只有羌人,便不足惧矣。”

“且此计一石二鸟,还能叫他们二国生了龃龉,岂不妙哉!”

景帝沉默了。

依李仕达之言,确实是比较可行的计谋,这样损失最少。

毕竟冠军侯再善战,敌军人数是我军双倍,结果未可知。

英国公张朗此时说了一句。

“陛下莫要听信奸臣的妄言!”

“李相此计又是一毒计!”

“鞑子与羌人兵临城下,还未费一兵一卒,我们便将金银双手奉上。”

“这不是告诉诸国,我大景软弱可欺,是个不劳而获的最佳地吗?”

“如此,将来只会有更多鞑子与羌人联合来战!”

景帝闻言,犹如醍醐灌顶,瞬间清醒。

“传朕旨意,边关十三镇兵马速速前去支援,不得有误!”

他又看了一眼朝下还在跪着等待发落的姜烨。

“拖出去,杖毙!”

“今日朕只杀他一人。”

“以后,谁要是再出蠢主意。”

“再说什么阵前斩将,给敌人送城送池的话。”

“朕就将他的九族全送去边关,祭旗!”

李仕达此时将头都要埋到地里去了,额头满是汗,也不敢再求情了。

张朗,老匹夫,不去考科举去打仗,真是屈才了!

PS:求收藏,求鲜花,感谢读者朋友们支持!

读书三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二十七章 文武舌战!边关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