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六章 平阳长公主(二) (1/1)

渐渐地,贾琮觉得长公主挺随和,丝毫没有公主的架子,身心也随之放松了下来。

贾琮那一脸轻松的模样实在太过明显,长公主和陈乐清忍不住相视一眼,心中暗自思量。

贾琮真是太容易相信人了,太容易受骗了。

陈乐清曾在贾琮家用过饭,知晓贾琮的用餐习惯,便提前问了长公主。

“公主,琮三爷用餐时喜欢自己动手,不知您?”

长公主一挥手,爽朗笑道:“我也厌烦那些繁文缛节,尤其是进宫与皇弟一同用餐,一道菜夹不得超过三次,吃得我浑身不自在。”

陈乐清只是笑着,看着长公主信口开河。

皇家的规矩早已融入长公主的骨髓,她分明是瞧出贾琮性情随和,猜出他不喜拘束,故意这般说的。

用餐时,贾琮见陈乐清和长公主都用公筷夹菜,便也放松了下来。

长公主见贾琮喜爱那道凉拌鸡丝,特地用公筷为他夹了些。

贾琮迟疑了一下,也用公筷为长公主夹了一块排骨。

陈乐清低头用餐,心中忍俊不禁。

他与长公主共餐多次,知晓她不喜油腻,平日是绝不会碰爆炒排骨的。

长公主面不改色地吃了排骨,还与贾琮聊起了排骨的味道及其他做法。

一顿饭的工夫,长公主和陈乐清都看明白了。

贾琮一点也不挑食,只要是美味的,哪怕食材奇特,他也会尝尝。

饭后,陈乐清带着贾琮和长公主去书房品茶,这才问起贾琮此行的目的。

贾琮先看了长公主一眼,心中有些犹豫。

长公主是皇家之人,他请陈乐清为贾琏安排职位,已是走了后门。

长公主瞧出贾琮的犹豫,立即说道:“琮三爷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我在朝堂上还是有些话语权的,实在不行,我还可以去求皇弟。我将琮三爷当作朋友,琮三爷也别太见外了。”

长公主一句接一句地以“我”自称,在贾琮面前鲜少用“本宫”的称谓,意在拉近与贾琮的关系。

贾琮来找陈乐清显然是有所求,这件事她一定要插手,无论如何也要帮上贾琮的忙。

朋友之间,不就是互相帮助吗?

贾琮先是微微一笑,随后轻轻摇了摇头,“其实并无什么要紧事,只是因家中一些杂务琐事而心绪不宁。我那哥哥已成家,却整日揽着管事的活儿在府里乱跑,我父亲对此也是深感不妥,前些时日令他习武,单纯寻些事做,但这终究也不是长久之计。”

陈乐清听明白了,长公主也听懂了,没等陈乐清开口,长公主便抢先说道。“户部有个空缺,让他来户部任职吧。”

陈乐清低头品茶,他可不会与长公主争,这事是长公主安排的,若是皇上问责,可与他无关。

贾琮不是虚伪之人,站起身,郑重其事地向长公主行了一礼,“如此便麻烦公主了。”

长公主见状,眼神微动,贾琮很看重这个哥哥啊,她得对贾琏好一些。

那是,毕竟贾琏还并非无药可救。

贾琏在户部的职位乃是长公主亲自点选的,贾赦听从贾琮的建议,原本打算让贾琏从基层起步,做个七品小官也挺合适。

然而长公主与陈乐清皆不赞同,得知贾琏擅长查账后,二人商议之下,决定让贾琏先入户部从查账做起,以员外郎五品之职起步。

陈乐清先笑出声来,“若我记得没错,琮三爷家中那位二叔,似乎也是员外郎之职。”

贾琮闻言也想起了此事,平日里贾母常夸贾政有正经差事,对贾政能在工部任职极为自豪。

此刻他心中暗自期待,同为员外郎的贾琏与贾政平起平坐,贾母又会作何反应。

长公主瞧出贾琮心思,知他不喜家中那位二叔,便故意言道:“贾琏可是荣国府日后的当家人,贾政怎能与贾琏相提并论。”

陈乐清也附和道:“贾政的才能实属一般,在工部当了十几年员外郎,上司都换了好几任,他却始终原地踏步。”

“贾兄尽管放心将贾琏交与户部,只要我尚在户部一日,定能让贾琏学有所成。”

其实这五品官职需得圣上御旨方能定夺,只是长公主插了手,那便另当别论。

一位长公主,安排一个五品官自是不在话下。

更何况这是长公主首次动用身份特权走后门,陛下无论如何也会给长公主这个情面。

陈乐清送走贾琮与长公主后,便写了折子向陛下禀明贾琏之事,随后得到小太监传话。

“陛下说此事任由公主安排,大人只需留意贾琏,若他确有真才实学,不必阻挠他上进。若他徒有其表,便给他寻个闲职。”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