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刚刚天亮,秀花就醒了。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雨声,就知道还在下雨。昨天半夜迷迷糊糊就听到开始下雨了,炎热的夏季一场雨下来,凉快了不少。昨天是秀花来到这里睡得最好的一个晚上。
秀花想着下雨天也去不了河边洗衣服,家里人也没办法下地干活,都是在家干些杂活。干脆乘着天凉快再睡个回笼觉。
再次醒来雨已经变小,在床上赖了一会就起床了。出了房间,钻进厨房,就看到周氏正在熬猪油,看到是秀花进来笑呵呵的说:“秀花起来啦!快去洗漱,早饭在锅里温着。”
“嗳”秀花答应一声赶紧洗漱去了。
今天的早饭是米粥加水煮蛋,秀花吃完早饭看到厨房架子上一个大盆上盖着木盖子,揭开一看是一大盆面。笑嘻嘻的问周氏:“娘,是不是要包包子,油渣包”
“是呀,等会熬完猪油就包”
“那我去割韭菜”说完拿去了菜刀就出了厨房。
秀花拿着菜刀去堂屋拿斗笠,进屋就看到李老爹和哥哥正在劈柴。李老爹平时不忙时会带着李德富上山砍菜,大根的树木会弄回来锯成一段一段的,放在屋檐下晾晒,晒一段时间就可以劈成小块用来烧火了。小根的树枝掰断捆好就可以直接使用。
哥哥看到秀花拿着菜刀进来就问了一句:“秀花,你拿菜刀干啥去”李老爹听到这话也看着秀花。
“爹、哥哥,我过来拿斗笠去菜园割韭菜,一会做包子用”说完就拿斗笠去了。
李老爹赶忙交代:“把蓑衣也拿上,不然打湿衣裳容易伤寒”
秀花本来想着割个韭菜一会的事,懒得穿蓑衣,戴个斗笠就行了,听了这话想想古代这医疗水平,老老实实把蓑衣也穿上了。
穿好蓑衣戴好斗笠,麻溜的到院子里的小菜园割了一把韭菜。
放好蓑衣斗笠回到厨房,周氏已经熬好一锅猪油,刚把油渣捞出来。看到秀花进来说:“花,要不要吃油渣,刚出锅的可香了”
“嗳,我拿个碗来装”
说完把韭菜放洗菜的盆里,舀了一瓢水泡着。洗了手再去装碗的柜子里拿了个大碗和一双竹筷子,走到灶边装了大半碗油渣,又撒了一点盐进去。用筷子搅拌两下尝了一块,又夹了一块给周氏:“娘,你尝下盐够不够”
周氏接过吃了点头说可以了,秀花又吃了一块,看周氏在忙着把猪油装进陶罐。就端着拌好的油渣上堂屋去了。
进了堂屋把碗端到两人跟前:“爹哥哥吃油渣了”说着把筷子递给李老爹,李老爹吃了几块就接着劈材了,李德富则把自己整理好的柴火抱去厨房,顺便洗了手过来。刚好李老爹不吃了,就接过筷子接着吃,吃了十几块也说不要了。
秀花就端着剩下的半碗回了厨房,这会周氏已经开始熬第二锅猪油了。这次猪油买得多,只能分两锅煮。
这会油渣也不烫手了,秀花就端着碗坐到灶边直接手拿着吃了,一边吃一边时不时喂周氏一块,顺便帮周氏烧火。
熬了大概两刻钟,周氏说不用添柴了,剩下的火再熬一会就差不多了。
不用烧火秀花就去把韭菜洗干净切好,再装了一碗油渣切碎,加了点盐搅拌均匀放在一旁,一会好做包子。
等周氏忙完面也发好了,两人又开始忙活着包包子。包子做好蒸熟,秀花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吃,没想到这油渣韭菜馅也那么好吃。小时候家里的油渣基本都是拿来炒白菜或者炒蒜苗,做包子秀花还是第一次吃,以前的秀花倒是吃过好几次了。
秀花一边吃一边问周氏:“娘,那么多包子中午不用蒸米饭了吧!”
“嗯,不蒸了,你爹昨天买了挺多肉,家里鸡蛋昨天赶集也没顾得上拿去卖,中午就煮一锅鸡蛋肉沫汤喝,多吃几个包子也能吃饱。”
周氏把包子捡出来装好就开始准备鸡蛋肉沫汤,秀花没事干就帮着烧火。
吃完午饭歇了一会,李老爹继续劈材,秀花就帮着哥哥一起整理劈好的材,搬到厨房灶角码放整齐。周氏则在厨房收拾灶台,上午熬油油溅得灶台上全是油点点。这会不及时清理干净不行。
剩下的材不多很快就劈完了。劈完材收拾干净没什么事就都回房间休息去了。
睡了一觉醒来,李老爹就带着李德富披着蓑衣戴着斗笠上山打猪草去了,不然今天家里的猪就要饿肚子了。往常下雨天不方便上山的时候也是李老爹两父子负责打猪草的。
等秀花睡醒,李老爹他们已经上山去了,听周氏说爹和哥哥是打猪草去了,就去厨房生火烧水了,烧好水等会李老爹他们回来好洗澡换衣服。周氏则在厨房准备晚饭。
晚饭煮的是土豆炖肉和猪肉炒豆角,虽然只有两个菜,但是份量足,一家人吃得心满意足。
下雨天,天黑的也早。一家人也就早早的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