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稳定买主 (1/2)

第二天一早,天气晴朗。秀花家里人还是照旧下地干活,秀花则忙完家中杂务,把昨天做好的杨梅用圆盘簸箕倒出来继续晾晒,再约了桂花一块上山。两人刚出门,桂花就迫不及待的说起她家昨晚讨论竹笋生意的事。

叽里呱啦说了半天,大概意思就是最后决定散卖,不像秀花家这样用装菜的大碗卖三文钱一碗,而是用吃饭的碗装,一文钱一碗。第一次卖也不买配料先试卖看看生意如何再考虑要不要花钱买配料。

桂花家人口多,卖腌笋的地方定了三个,一个是码头,桂花二叔带着大儿子去摆摊,码头扛活的人多,中午吃饭都是在码头上买些吃食或是带些自家做的饼子馒头。一个是书院门口,桂花小叔小婶婶夫妻俩去摆摊,中午也会有很多人在门口卖小吃。还有就是桂花他爹带着她哥哥推车走街串巷叫卖。

两人左一句右一句,不知不觉就把背篓装满了。回去路上秀花指着山路旁的杨梅告诉桂花:“明天赶集我准备带着昨个做的杨梅干去镇上问问,看有没有铺子愿意收。”

“秀花姐你做的杨梅干那么好吃,肯定有人买。我昨个带回去的家里人都抢着吃呢!”

两人又一路聊回去,不过杨梅干还没卖过,秀花也没敢说自己想把村里所有的杨梅卖出去,毕竟自己这会心里也还没底。

下午两家人都在忙着挖笋腌笋,秀花家想着上次都没卖完,这次就只挖了两竹篓回来腌,上次加了花椒的卖完了,这次就改为一小半加花椒,大半不加,分两个木桶装。

桂花家分三个地方卖,倒是做得比较多。足足做了三大桶腌笋,一个地方一桶。

次日一早,秀花家还是去村口等牛车,桂花家人多笋也多,昨晚就去村长家借了老黄牛,今天一大早就出发了。老黄牛拉着小推车,推车上放在三桶笋。人就只能跟着走路去了。

秀花一家到镇上摆好摊位后,秀花就抱着一陶罐晒干的杨梅干,拜托李老爹带她去找点心铺子。

李老爹带着秀花来到云溪镇上最大的点心铺子五芳斋,云溪镇由于靠着运河有码头,靠着这码头带动发展,所以还算繁华。基本上各种商铺都齐全,平阳县有名的店铺在云溪镇都设有分店,这五芳斋就是其中一家。

刚走到铺子门口,店小二就上来热情的招待:“两人客官,里面请”

两人进门后,李老爹紧张的手脚不知道往哪放,毕竟这五芳斋的点心可不便宜,李老爹从来没来过。

秀花倒是大大方方的抱着陶罐与店小二搭话:“小哥好,我们是附近杨梅村的,用山上采摘的杨梅制作了一些杨梅干,劳烦小哥帮忙问问您家掌柜,你们这收不收”说着揭开陶罐递给店小二看。

店小二看了一眼,犹豫了一会,让她们等会,他去问问掌柜,秀花听完连忙道谢。

等了一会,出来了身穿长衫的大叔,后面跟着店小二,这大叔的穿着打扮一看就是掌柜了。

秀花赶紧抱着陶罐上前打招呼:“掌柜的好!这是我家自己做的杨梅干,您看看您这收不收”

说完将陶罐打开递给掌柜的,掌柜的走到柜台示意小二哥拿碟子过来。碟子拿来秀花极有眼色的倒了点杨梅干进碟子里。

“掌柜的,您尝尝,保管好吃”秀花笑眯眯的推销自家的杨梅干。

掌柜的点头示意后,拿了一颗放进嘴里嚼了几口后吐出果核。

打量了一下秀花和李老爹说到:“味道还行,你们准备怎么卖呀!”

秀花一听有戏高兴坏了:“掌柜的,您见多识广,劳烦您看给看看这杨梅干能值个什么价”

掌柜的听了这话,多看了秀花两眼,没想到这半大的小姑娘还挺会说话,旁边这个大人反而一声不吭,一看那样就是提心吊胆的。

想了想问道:“你们是准备卖这一回还是?”

秀花接话道:“您要是愿意收,我们会一直卖到我们村里的杨梅摘完为止,大概十几天的样子。”

“那你这杨梅干做好能存放多久,你们村又有多少杨梅呢?”

“这种大概能放十日,今年第一次做还没试过,所有具体时间我要试了才能知道,如果您需要存放更久,我们可以多晾晒一日。至于杨梅,我们村名字就叫杨梅村,山上有大片的杨梅树,大概得有一百多颗树”

掌柜的考虑一番后说道:“那你以后每日送五罐这样的杨梅干到我店里,以后要是数量有增减,送货时我会通知你。价格嘛一两银一罐,你看能不能行”

李老爹听完眼睛都瞪大了,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

秀花倒是稳住了:“多谢掌柜的,价格公道我们没意见。就是今日我们赶回去做好杨梅干,明日也得晒一日。后日开始送货您看可以吗?”

掌柜的听完也没有异议,从柜子里拿了七串铜板递给秀花:“今日这一罐只有七分满,我就给你算七百文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