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花躺在木板床上整理思绪,她最终的计划是做杨梅干,这杨梅村别的不多就这杨梅大把,想着往年山上的杨梅除了村里人摘来吃和摘一点去集上买,大部分都没人摘掉地上腐烂。由于杨梅不好保存,离镇上又远坐牛车去镇上都要一个时辰,一篮子杨梅路上会磕坏一部分,加上杨梅靠山的村子基本都有,卖的人也多并不好卖,所以村子里摘杨梅去卖的人很少,想想她都觉得可惜肉疼。
在现代因为杨梅不好运输的缘故卖得很贵,上市时间也短,自己每年趁着杨梅上市的时候都会买些杨梅,制作杨梅干留着慢慢吃。没办法商场里做好的杨梅干实在太贵了,为了省钱加上杨梅干做起来简单自己就学会了做杨梅干这手艺,没想到能在这古代派上用场。
制作杨梅干需要用到糖和盐,这两样东西在这里都是金贵物品,所以秀花才着急挣钱,必须在杨梅成熟前想办法多挣点钱,到时候才能多做点杨梅干卖。自己也没什么能力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古代生活能不能过上好日子就靠这杨梅了。想着想着就奈不住周公召唤进入梦乡了……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秀花就醒了,听着厨房传来声响,秀花赶紧爬起来穿衣洗漱,不一会周氏就做好了早饭,一盘子玉米饼子,一锅白粥,就是农家人的早餐了。吃着早饭秀花才想起来这南瓜苗和腌竹笋还没定价呢,一家人一边吃早餐一边商量定价,最终决定把南瓜苗捆成一把一把的论把卖,五文钱一把,竹笋就带个碗去装,五文钱一碗,等去了镇上再买些油纸来装竹笋,这样方便买的人带走。订好了价格也吃饱了,一大家子赶紧带上竹笋,南瓜苗,一把草绳和周氏攒的一篮子鸡蛋出发了。
到村口是已经有好几个村民在村口等牛车的地方唠嗑了,秀花一家到了也加入了闲聊的队伍,过了一会等牛车的人越来越多,就在秀花开始担忧牛车要装不下的时候,赶牛车的张大叔终于赶着牛车来了,张大叔一到就招呼大家上车,一大群人推推嚷嚷的总算是上了车,原主以前也跟着爹娘去过几次赶集,可现在的秀花第一次亲身经历还是吓了一跳,实在是太吵了,牛车走了好一段路秀花才渐渐适应过来。听着一车子人叽叽喳喳的家长里短时间过得也快,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个时辰,到镇上的时候天已大亮,一车人下车后基本都是直奔摆摊的地方,农家人一般赶集都是来卖些自家养的鸡鸭,鸡蛋鸭蛋和自家种的青菜,有些人家也会编织一些竹篮子之类的用具来卖,卖了钱再去换些日常用品和做饭用的油盐,条件好点还会上肉摊割点肉开开荤。
秀花一家付了一人一文钱的车钱,也赶紧往摆摊的地方赶去,摆摊就是来的早才能挑到好位置,秀花一家挑了一个卖豆腐旁边的位置,把带来的东西都摆好后,李老爹给了李德富买油纸要用的五个铜板,就去买家里要用的东西去了,秀花和秀花娘用带来的草绳捆南瓜苗,李德富则拿着铜板去杂货铺买油纸去了。
不一会李德富就把油纸买回来了,南瓜苗也捆好了,一共九捆。这会时辰还早,买东西的人也还少。三个人就安安静静的在摊位上候着,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来赶集的人也越来越多,看着集市上热热闹闹的场面,有吆喝叫卖,有人讨价还价,还有碰到熟人打招呼的,各种声音让集市显得热闹非凡,秀花想这样傻等着也不是办法,南瓜苗还偶尔有人来瞧两眼,看清楚是南瓜苗扭头就走了,估计还奇怪怎么南瓜苗也拿来卖。
秀花想了想和家人商量了一下决定采用现代的试吃战术,定下后秀花就用带来的筷子夹了一碗竹笋到在油纸上摊开,哥哥则开始按照他们商量好的台词开始吆喝:“走过路过的不要错过,好吃的腌笋,五文钱一碗,先尝后买,不好吃不要钱,欢迎大家来尝一尝”
刚吆喝完,大家都好奇的聚过来看热闹,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叫卖,大家都忍不住过来瞧一瞧,哥哥继续吆喝,秀花和她娘赶紧招呼过来看热闹的人尝菜,听说尝不要钱,不管想不想买大家都来拿了一点吃,乡下人不讲究直接用手拿一条就吃起来了,还有的人吃了不过瘾乘着人多又拿一条的,尝过后大家开始议论纷纷起来,今天的竹笋腌了一晚上比昨天更入味呢。
还有妇人直接跟周氏打听这竹笋怎么做的,怎么味道那么好,周氏也不恼,笑着说:“婶子,这是我们家姑娘自己琢磨出来的,婶子您要是喜欢吃,欢迎来买,五文钱一大碗很划算的嘞”
那婶子听了也没再追问“给我装一份吧,我第一个买可得给我装满一点”
周氏一听有人买乐坏了,一边装一边回应“婶子您放心,保证满满一大碗”
接着又有好几个汉子说要来一份,纷纷表示这腌笋用来当下酒菜合适。那些妇人听了也觉得可以买一份回家添个菜,既下饭又下酒关键还不贵五文钱一大碗,味道也好,妇人们看着竹笋越来越少赶紧也嚷着来一碗,有些人则是看着买的人多想着肯定划算,也买一份。
一会功夫带了的竹笋就卖掉了大半,买到的人陆续走了,看热闹的也慢慢散了,接着来了一位带小厮的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