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章 再谈兴趣班 (1/1)

小升初的那个暑假结束后,我停上了二胡兴趣班。

噗哈哈哈哈,是不是有点奇怪?不是一开始说自己学的钢琴吗?怎么突然变成二胡啦?

哎,没有办法嘛!周相宜拉的太好了,妈妈忍不住想让我去学呀!

“哎呀,你的钢琴也不是到哪里都能弹。你学一个轻便一点都乐器,自己一拎,就可以到处表演才艺啦!技多不压身……”

就这样,我成了钢琴与二胡兴趣班的兼修生。

当然,说服我的当然不只有我妈妈的那几句话,还有周相宜本人。

最最开始的时候,也就是我最喜欢他的时候,每次有什么文艺汇演——有他表演二胡曲目的文艺汇演,我都会冲到最前面的位置。

至于目的?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单纯想在离他最近最近的地方,看他的表演。

我喜欢他表演时的偶尔抬头与我的对视,我喜欢趁着那个短短几秒的间隙笑着跟他打招呼——他也会回应我微笑。

再后来,就成了一种习惯,只要有他的表演,那我势必冲在最前面,也必定朝他挥手,必定看他眉眼弯弯地笑。

原本,我连他拉的什么曲子都不知道,现在想来,应该是属《金蛇狂舞》和《赛马》的次数最多吧,因为我每次听着都欢腾。

所以,当妈妈问我要不要去学二胡时,我欣欣然就答应了。

后来,我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二胡与钢琴的区别相当之大,除了读谱的难度降低之外,其他方面的难度都是直线上升。

怎么将拉出的音去噪,使它们听起来不那么呕哑嘲哳;怎么将音符连接起来,形成连贯的曲调;怎么样换把,怎么样使滑音听起来不那么突兀……这些都是必修课。

我一点也不喜欢二胡,不仅仅是因为它实在是难学,还因为它的音色。

在第一节赏析课上,我的老师拉了很多与乐器相关的曲目。

我第一次,真正的、认认真真去听这个乐器的声响。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它的声音太没有冲击力,太圆滑,像是已经钝了刀刃,没有斩破嶂壁的勇气。

在大多数的时候,它太含有古调的苍凉,每段音符中透着悲伤。我不喜欢坏的结局,我喜欢美满的事物,我喜欢大团圆的故事。

所以,仅仅学了两年左右的时光,我就已经感到厌烦。在妈妈跟我说,初一课业加重,不打算让我继续学二胡的时候,我欢呼雀跃。

至于周相宜,他当然把二胡考到了满级。我真的很佩服他,除了这一门乐器外,绘画类的水粉、素描,棋类中的围棋,他无一不学。

尽管我的妈妈实在开明,但是作为父母的,哪能没有一点小小的攀比心?

所以,干脆把我拖出去练了书法和国画。

尽管到最后只是学了个皮毛,但按照爸爸的话来说,就是:“你以后哪天长大了,想练这些东西了,那就是重操旧业,学起来岂不轻松的多?”

我并不讨厌学各种各样的东西,说得有指向性一点,我喜欢学各种各样东西。

凡是能促使我进步的,我都喜欢,包括有意或无意推动我进步的人。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