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三、 错认百宝箱 1 (1/12)

这个夏天,百望山过得不容易。一是病人太多,大夫们不得休息;二是人多喘出来的气儿太多,医馆里就像个大蒸笼,甚是憋闷。

伯驾一边给病人检查,一边对美玉说:“往年不觉得热啊。”

美玉扶着病人的头,说:“往年哪儿有这么多病人,这楼体又厚实,太阳晒不透,比地窖也凉快呢。”

伯驾:“是得执行新规了,以后家属不能都跟进来。这可好,一个病人,五个家属。”

伯驾手里的病人听了,开口道:“大夫,我就带了一个家属来。没给您添乱吧。”

美玉赶紧笑呵呵地说:“哎呦,您别多想。不是说您。”

病人怯生生地说:“那就好。就怕您大夫不高兴。”

伯驾用英语对美玉说:“你看,病人都怕大夫,也不信任。他们觉得,大夫会对自己不喜欢的病人,下黑手。你说咱们会么?”

美玉也用英语回复他:“那倒不会,不过不喜欢的病人,咱干脆就不给他看。”

伯驾赶紧纠正:“您这话要是传出去,咱医馆就歇业吧。”

美玉咯咯笑着说:“我知道你 是医者父母心,没有谁比你 更关心病人了。”

伯驾请病人起身,自己转身写病历,下笔前,他认真地对美玉说:“你比我更关心病人。”然后,一边书写病历,一边用干净的白毛巾擦汗。

写好后,美玉帮病人翻译说:“您就是普通的白内障,等着下周的周四手术吧。”

病人是从河北来的农民,听不懂什么是“周四”。他问:“那到底是哪天?”

美玉翻看日历,说:“这个月的十五。”

病人抹着头上的汗往外走,边走边回头盯着美玉,因为天太热,美玉没带口罩,那病人顾不上看路,只想多看美玉几眼,一头撞在门框上。

伯驾头也不抬地轻声对美玉说:“你应该带个口罩。”

美玉没搭理伯驾,对那位病人说:“您小心看路。外面凉快,快去吧。”

伯驾说:“你带上口罩,就可以减低病人在医馆出外伤的几率。”

美玉不想跟伯驾臭贫,走出去叫下一个。幸好,下一个是个老大娘,美玉搀扶着她进来坐下,老大妈开口第一句,不是大夫我哪儿哪儿不好,而是“这姑娘真俊。”

伯驾笑着看美玉,只见她抹了一把脸上的汗,从口袋里掏出厚厚的口罩带上,然后用一副月牙样的眼睛,笑着跟大妈点头。

今日,无风。所以不止是楼里热,院子里也不凉快。有阴凉的地方有限,很多人挤不进阴凉里,就只能在太阳底下烤着。

医馆最初开设眼科门诊时,没想到会有一天,得来解决排队患者和家属的纳凉问题。起初也想着让大伙儿忍忍就过去了,可后来排队人群里频繁出现中暑的病症,正经的病还没看上,就得先入内科治中暑了。

巴斯德不喜欢中暑,上次嘉略的中暑,他被请到东交民巷去做笔录,说是怕以后被拿出来翻旧账,得把时间节点前因后果都记录好,那段日子,弄得巴斯德心烦意乱。

所以眼下,他得把预防工作做到前面,别日后又得被拉去做什么记录,更何况中暑不是小事儿,真是在医馆外出了人命官司,那就得不偿失。巴斯德时常被这些看似无关紧要,实在千丝万缕的琐碎事务弄得焦头烂额,他不得不承认为医的不易,但也时时刻刻沉醉在给病人问诊的过程里。他对自己说:“谁让你做医生做上了瘾,那就忍了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吧。”

预防中暑的事儿必须尽早实施,巴斯德请三爷想办法。

“您看看,怎么能让山里凉快些。”巴斯德问三爷。

“您可真抬举我。”三爷笑起来。

“虽说再过一个月天就凉快了,但入了秋,又会冷起来。倒不如弄个简易的帐篷,冬暖夏凉。”巴斯德说。

“院长想的真周到。”

“都是大老远来的,又带着病,为医者,可不就得体会病人么?”巴斯德说。

“那就盖个简易的帐篷,夏天遮阳,冬天挡风。我再请什刹海店家,弄点冰品,冬天弄点姜汤。”三爷说。

巴斯德起身拱手:“三爷想的更周到。”

三爷赶忙回礼:“您别客气,让他们有利可图,也省了帐篷的搭建和维护费用不是。”

巴斯德和三爷一起呵呵地笑起来。

山脚的简易铺子很快搭好,虽并不能把所有等候的人都罩进来纳凉,但也能大伙轮换着,躲躲太阳。没病的家属开心地吃着冰品,给自己心理降火。

午休时,三爷对嘉略说:“你不去来一碗?”

嘉略摇摇头,说:“算了。不是那破玩儿,容川也不会被狗咬了。”

三爷说:“还记着呐?”

容川举着碗跑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十三、 错认百宝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