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七、 人工水系 2 (1/8)

“还真让我猜着了。没想到,比我预想的更糟。”通州大营那位同样喜欢焦虑的沈易氏,看着朱一河媳妇带来的胭脂水粉,对自己的三女儿,也是三爷的未婚妻沈嘉柔,抱怨道。

嘉柔问:“您猜着什么了?”

沈易氏点着手说:“还能有什么?你没听见啊?三爷要在九国医馆待上大半年。”

嘉柔冷静地说:“听着了,他不也说,有事儿让咱们去百望山找他。”

“我说你是真傻还是装傻?”沈易氏快把手指头,点在嘉柔头上了。

嘉柔轻轻拂去母亲的手指,说:“您别指指点点的。婚姻之事,您指点我欢迎,但您指指点点的,我受不了。”

沈易氏直着眼睛说:“三姑娘,您可真是淡定。”

嘉柔说:“沈夫人,您可真是不淡定。都多大岁数了。”

沈易氏冷笑一声,拿出长辈的姿态,说:“我要是一声让您跪下,您也得乖乖跪下不是。不过,您也大了,跪不跪的不妨事。”

嘉柔起身,向母亲行礼,说:“我还是喜欢母亲这样镇定的样子。”

沈易氏消了消气,说:“闺女,我是担心,这日后,你嫁过去。”

嘉柔说:“日后是我嫁过去,母亲何苦担心?”

沈易氏干脆把话说开了:“你又不是没见过那美玉。她可不是一般人。”

嘉柔说:“不是一般人,也是人。又不是鬼怪,还能吃了我不成?美玉姐姐是好人,她不会兴风作浪。”

沈易氏见女儿主意太正,也不想再争辩什么,只说:“行,闺女,日后哭的时候,沈家大门随时给你开着。”

嘉柔不解地说:“母亲何苦为那尚未发生的事担忧?”

沈易氏并不想说服女儿,只是要证明自己言之有理:“那是万事万物,莫不在通常道理中行进。我担忧那未发生的,因着我见过那些已经发生的,便寻着通常的道理去推测,未来必将发生的。”

这话不无道理,嘉柔听懂个七八,她侧着头问:“母亲如此笃定?”

沈易氏见女儿动了心,又怕她因此犯了愁,过不好日后的日子,只好说:“也有例外,说不定你那美玉姐姐,就是例外。”

嘉柔低下头沉思,沈易氏也在心里说:哪有什么例外,就算有,这男女之事也不会有例外。

母女俩干坐了一会儿,嘉柔说:“母亲,我可否找一日去医馆瞧瞧。”

沈易氏说:“不去。他有心自会来找你。别上赶着。”

嘉柔低头说:“又不是第一天上赶着了,还扭捏什么。我看那美玉姐,就甚是主动。”

沈易氏嗨了一声,说:“无父无母的姑娘,自然没什么伦理道德约束着。她到活得洒脱。有时候啊,我还真羡慕她。不过,你是着大宅子里的姑娘,她再洒脱是她的事儿,她不用给任何人交代。你不一样,你得给我们这一大家子,还有那祠堂交代。没听你爹常说,无颜见列祖列宗。就是说,你活着要考虑祖宗的颜面,死了以后,也得考虑祖宗的颜面。”

嘉柔叹了口气,说:“母亲,您真是看得透彻。”

沈易氏说:“看透有什么好?平添烦恼罢了。不说这些,再有半年你就出阁。是哪天来着?”

嘉柔说:“冬至那天。”

沈易氏说:“行,那咱就等着吧。正好他三爷忙完百望山的事儿,日子也就到了。”沈易氏顿了顿,又说:“若那美玉一同入门,你行么?”

嘉柔说:“不行又怎样?她别难为我就行了。”

沈易氏说:“那姑娘倒是洋气,兴许不懂这些女人争风吃醋的事儿。咱也不用太过担心。”

嘉柔说:“若没有容身之处,我就回通州,请母亲给我一处容身之地。”说完这话,嘉柔哭了起来。

沈易氏赶忙上前安抚,她帮女儿抹去眼泪,说:“见你一直特想得开,怎么说这些丧气话。”

嘉柔说:“一阵儿一阵儿的。有时觉得无碍,有时又觉得活不了。母亲,别人家都是入了门,听天由命,老爷娶几个也都任由他去。咱们家可好,还没过门儿呢,就认识了那日后的姐姐了。”

沈易氏:“论理儿,她要叫你一声姐姐。不过孩子,你刚刚还夸赞了她一番,怎么又担忧起来了?”

嘉柔抹去刚刚掉下来的眼泪,说:“母亲,一阵儿一阵儿的。没事儿!我想得开。再不济,我也是他的正妻。侧室,不可入族谱不可入祖坟,也是可怜的。只要我别生事儿,自然可以安稳度日。若她真的变了面目,那也有大爷和爹在呢不是。”

原本,嘉柔是想开了的。但陪着祖母在九国医馆诊治时,嘉柔几次亲眼目睹三爷和美玉的卿卿我我,令再能想开的人,也会如坐针毡。年纪尚小的嘉柔还不懂算计和记恨,也并不怪罪美玉,只是担忧以后,若那如胶似漆的你侬我侬日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