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章 赵匡胤:“你们让朕如何是好啊!” (3/3)

(此时此刻武则天叫武媚娘。)

【16:46:18,唐玄宗李隆基将唐王朝的繁盛推向顶峰,史称“开元盛世”。】

李世民长嘘一口气。

还好,唐朝还是姓李的!

夺回政权必不容易!

这个叫李隆基的子孙不仅稳定内乱,还开创盛世。

当真是不错!

有他李世民的风范!

不过,为什么庙号叫做玄呢?

李世民的心里十分清楚,“玄”这个庙号,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

因为“玄”本身就有捉摸不透的意思。

【17:00:58,唐玄宗沉迷享乐,安史之乱爆发,盛唐一瞬间倒塌。】

“什么?”

李世民险些一口老血吐出来。

“朕刚才还在夸赞这个子孙的才干,怎料他竟如此迅速地让盛唐的辉煌开始黯然失色!”

李世民的心情如同过山车一般起伏不定。

他原本对这位子孙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延续大唐的辉煌,却没想到事情会如此迅速地发生转变。

想起这位子孙早年间的励精图治,李世民不禁感叹岁月无情。

虽然李隆基一开始一心为国为民,勤勉努力,让大唐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然而,他到了晚年,却开始贪图享乐,沉迷于各种奢侈的生活,对国家的治理渐渐失去了兴趣。

李世民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愤怒。

他自问,哪家的皇帝会如此不负责任地挥霍国家的未来?

他不由得想起了魏征,此刻,他特别想学习魏征的口才,狠狠地喷一喷这个不争气的后代。

或者,要是魏征能活得久一些,就该狠狠地骂这个不肖子孙一顿。

他抚了抚胸口,试图平复内心的激动。

他明白,自古以来,王朝的兴衰更替都是无法避免的规律。

盛极必衰,这是历史的铁律。

然而,作为一位有抱负的皇帝,他始终不甘心让大唐的百姓遭受战乱之苦。

“朕已经尽力避免了武则天的出现,为大唐的稳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李世民心中暗自叹息。

他知道,要想真正保护大唐的百姓不受战乱之苦,单凭他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

他必须寻找更多的方法来巩固国家的根基,增强国家的实力。

然而,这谈何容易!大唐的国运似乎已经被注定了。

他看着天幕上的数据,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惋惜。

【17:56:50,朱温灭唐,国号为梁。】

这条记录像一把尖刀刺入了李世民的心,此时此刻,他的心都在滴血。

虽然不是亲眼见证大唐的覆灭,心中的痛楚难以言表。

李世民心中五味杂陈,他既感到惋惜,又觉得愤怒。

他深知,大唐的辉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和奋斗才铸就的。

然而,如今这一切都在瞬间化为乌有。

【18:07:05,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了辽国契丹人。】

“怎么可以如此!”

燕云十六州是大唐的门户,失去它意味着大唐的边疆将再无安宁之日。

李世民龙颜大怒,他无法理解,为何会有人如此轻易地放弃国家的领土和尊严。

【18:13:37,后周建立。】

大唐灭亡后,新的王朝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这一切在李世民眼中都显得如此刺眼。

他知道,这些新王朝的兴起都建立在大唐的废墟之上,而他却无能为力。

【18:16:00,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周灭亡,北宋建立。】

听到自己的名字,宋太祖赵匡胤赶紧坐直了身体。

本来他是叫了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来商议事情的,但是如今时候尚早,倒是可以仔细看看天幕究竟说了什么。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17章 赵匡胤:“你们让朕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