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帝仿佛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蛮族的弱点,被犀利指出。
破敌之法,被清晰呈现。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军出征,横扫草原,永除边患,凯旋而归的场景。
宣帝看到精彩处,忍不住连连拍桌叫好,响彻御书房。
“好!此处真是精妙绝伦!”
“这篇《平虏策》,立意高远,见解深刻。”
“宛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
“其中提出的许多策略,更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却又字字珠玑,句句在理,令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相比之下,二皇子的《靖边策》,就显得黯然失色。
《靖边策》四平八稳,面面俱到,看似周全。
实则毫无亮点,平庸至极。
就像一杯白开水,寡淡无味,毫无新意。
与《平虏策》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一个犹如皓月当空,光芒万丈。
一个却似萤火之光,微不足道。
二皇子李泽,原本还洋洋得意。
此刻,却如同被人当头棒喝,瞬间呆愣在原地。
脸上的笑容僵住,变得无比难看。
他完全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
父皇对大哥李源的文章,竟然如此赞赏?
这怎么可能?
他精心准备的《靖边策》,在父皇口中,不过是“不错”而已。
而大皇子随意拿出的文章,却让父皇忍不住连连叫好?
这巨大的落差,让他完全无法接受。
二皇子李泽身后的户部尚书周鼎,面色凝重,惊诧不已。
其他二皇子一派的官员,也都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和疑惑。
他们搞不懂。
大皇子李源,这个在他们眼中头脑简单,只知道舞刀弄枪的家伙。
怎么可能写出如此精彩绝伦的策论?
他背后,究竟是哪位高人指点?
大皇子一派的官员,则如同久旱逢甘霖,扬眉吐气。
刚才还愁眉苦脸的镇北大将军武牧,此刻也挺直了腰杆,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们窃窃私语,对大皇子夸赞有加。
“大皇子殿下真是深藏不露啊!”
“是啊,没想到大皇子殿下竟然还藏有后手,不知从哪请来高手捉刀润色!”
“看来,这次策问考校,我们赢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