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调露年间
“哟呵,有点儿意思!”
唐高宗李治瞅着天穹画面中对于赵光义文治的讲述,脸上升起毫不掩饰的兴奋。
仅是听到前面几句,李治就晓得了这东西有大用!
于是,李治毫不犹豫的一巴掌扇在了武则天的后脑勺上,
发出“啪”的一声响。
不等武则天表示她的困惑,李治先发制人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拿笔记下来,这可是好东西!”
那什么“两府三司制”就不必多说,毕竟有些复杂,所以李治就算能够理解,但也觉得讲起来太过冗长。
就浅浅拿那个“糊名阅卷”来说,这就是个极好的点。
李治开口道:“媚娘,你可知晓这糊名阅卷的好处在于什么地方?”
“公平?能给寒门学子一个进步空间?”武则天开口道。
李治嗤笑一声道:“肤浅,若只有这么点好处,就不必让朕觉得惊为天人了。”
“这糊名阅卷的好处,首先在于可以为朝廷选到有用之才。”
“其次,还能更好的制衡那些世家大族,不叫他们在朝堂中占据太多的高位。”
“再者,还能更好的供给皇帝所需,让皇帝的权力不向外旁落等等等等,多的熬卵。”
“如此一来,你晓得利害了吧?”
武则天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然明晰,但随即又开口问道:“所以陛下是准备在大唐推行此项政策?”
李治傲然点头道:“正是!世家之末路便从此策起!”
......
宋朝初年
临了,宋太祖赵匡胤也不知该如何去处置赵光义这个弟弟了。
处死?
太便宜他了。
处以极刑?
太伤大宋皇室体面了,不利于大宋统治。
思索良久,
赵匡胤依旧没有丝毫头绪。
最后竟是赵德昭提出的想法,让他觉得有几分可行性。
赵德昭道:“儿臣建议,将晋王赵光义贬为庶民,囚禁终生!”
还不等赵匡胤提出异议,赵光义自己就率先跳了出来,“罪臣觉得不妥,罪臣罪大恶极,若是就得如此惩罚,天下百姓必然沸反盈天。”
“为保大宋长盛不衰,罪臣请命,重罚于臣!”
话落,赵德昭和赵匡胤皆是诧异的望了赵光义一眼,
也算他识相,晓得这么点儿惩罚肯定是不足以偿还他欠下的债务的。
赵德昭摆摆手,说道:“别打断我,还没说完呢!”
于是乎,赵德昭继续道:“不仅如此,赵光义被囚禁期间,需得辅助大宋皇帝处理政事,至死方休。”
此处受到了朝堂中众人的普遍认可,你赵光义不是文治很厉害吗?
那就干活,干到死!
“有休假吗?”赵光义眼中闪过奇异的光芒。
赵德昭笑了,“二叔居然还想要假期?”
“别乱想,你自然是得全年无休,每日上班八个时辰以上。”
“就算政务处理完了,也得负责洗茅厕,刷恭桶。”
“嗯,但待遇也是不错的,日二餐,以糙米为主,够对得起你了吧?”
听完赵德昭的法子,赵匡胤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鼓掌道:“好,这个好。”
“让这狗东西承受资本家的压榨,就是最好的惩罚!”
......
【于此,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盘点到这里便真正的结束了。】
【现在开始发放奖励。】
【为避免遗憾之事再度发生,所以对于宋太宗赵光义的奖励是具有针对性的。】
【但也足够疯狂,所以现在,请尽管疯狂摇摆起来!】
......
黄庭坚:咦?针对性的奖励,这是个什么意思?缺啥补啥?
朱高炽:乖乖,这么个奖励一来,那赵光义岂不是能跟李世民争一争千古第一太宗的位置了?
诸葛亮:莫说,吾夜观天象,见紫微星辉腾闪烁,必是大事发生!
释迦牟尼:阿弥陀佛,赵光义与我佛有缘,合该皈依我佛。
老子:你不要给我唧唧歪歪,小心贫道一发九天神雷轰你下九幽寒狱!
释迦牟尼:来来来,单挑!谁怕谁!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