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章 兼任东北发展办主任,直属野司?(1更求鲜花) (1/2)

1949年4月,辰安带着一群汽车厂的技术员来到了工作台前。

他提笔写下几行字。

“卡车分为1吨微卡、3吨轻卡,12吨重卡,分别以4缸、8缸、12缸柴油发动机进行牵引。”

“后续我汽车分厂,将研发出6缸和16缸的柴油发动机,甚至汽油机。”

“4月份开始,研制车厢和车体结构。”

“5月份变速箱,传动轴,轮胎必须全部到位。”

“6月份开始组装下线,产量必须突破一个月100辆。”

“年底之前,月产必须达到1000辆以上。”

汽车分厂的厂长周韬听完连连点头,“咱们的汽车生产肯定是没问题的,不过厂长,咱们的汽油供应,还有公路质量能跟得上吗?”

辰安放下手上的工作,带着他走到车间门口,准备透透气。

“到目前为止,东北的铁路总长有1万1479公里,公路建设也有6万5000公里以上。”

“如果我们调集人手,打造一些水泥路,花费可能不小,但这是工业发展,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甚至我们还需要将奉天连通各大城市的机场铁路,全部建起来。”

“以奉天兵工厂一点,带动整个东三省的发展。”

周韬是燕京大学毕业,好歹和赵刚也是同窗,今年也38岁了。

他好奇地打量着面前这位30刚出头的厂长,“厂长,在你看来,要有多少铁路公路,多少座机场才能满足东北建设的需求?”

辰安思索了一下,“机场少说也得有20多座吧,反正大城市和重要边塞必须要有。”

“铁路总里程的话,我估计最少得有2万5000公里,遍及各个城市才行。”

“公路的话,村镇都连通的话,最少得13万公里以上了。”

周韬嘴唇颤抖,“厂长,那得多少钱啊,咱们现在穷啊,我估计前线推进到长江沿岸的话,咱们前线战士一天都只能喝两顿稀粥了。”

“所以我要同时建设一座民用品工厂,要是不想办法从外面捞点钱,坐吃山空,光发展,拿什么来养活这些工人呢。”

说着,门外的一辆吉普车就开了过来,辰安除了警卫员刘恒之外,又多出一个专职司机张春。

“行了,我出门了,告诉严三溪,把厂子给我照看好,研发不准停下,我带着电台,有什么要紧事,立即给我汇报,我会直接从满洲里赶回来。”

“是。”

“嗡……”

吉普车驶出厂区,直接朝着火车站赶去。

路上辰安嘴里还念念有词,“要是能在满洲里搞个机场就好了,我可以直接坐飞机过去。”

“说到底还是没钱啊,得想办法搞点钱建设一下了。”

这边,辰安坐了一天的火车,顺利抵达满洲里。

刚落地,他就瞧见铁路站的站长拿了一份电报递过来。

“首掌,野司急电,给您的。”

“哦?”

辰安拿过来看了一眼,随后皱眉。

“野司任命我为东北发展办主任,给东三省的发展给些建议……这也不是我的差事啊,那么多军事参谋,还有管理民生的。”

“是让我在工业建设方面提些意见吗?”

辰安皱眉不已,这个部门竟然是直属野司管理的,这也就意味着,自己今后可以不必经过邱明的装备部,老何的兵工局,直接向野司汇报了。

“王站长,你知道这个发展办的办公地址在哪里吗?”

站长连忙摇头,“首掌啊,我这哪里知道,估计是上面草创的吧,等您回到奉天,估计就有办事机构了。”

辰安摇了摇头,乘车前往满洲里食品厂的时候,他给野司发了一封电报询问东北发展办接下来的工作。

野司的回电很简单,让他就目前东北工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让我提意见,可这提出来,也不见得有钱实施啊。”

辰安本想直接建议修建满洲里机场,但上面肯定不会批。

只能老老实实地将自己对东北工业发展的一些建议,梳理了几条送上去。

第一:鼓励农耕,保证东北百姓口粮,以存粮供应各地工厂;

第二:研发飞机、坦克的基础上,大量培训飞行员、坦克驾驶员、汽车司机等技术兵种;

第三:派遣学员前往毛熊学习工业,学习舰艇,学习飞行,甚至水利、农业、经济等;

第四:兴办大学,除现有东北大学之外,开设医药、技工等专业学校,培养技术人才;

第五:重视出口贸易,扩大和毛熊交易往来,从而换取大量技术和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