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距离的原因,喊杀声并不大,只是隐隐约约能够听到,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几人神色又是微变,
尤其是陈大旅长和李云龙,都是身经百战之人,一听声音就知道这是集体练习刺杀术的声音。
隔着这么远,声音都能传过来。
首先人数肯定不会少,其次,声音必然宏亮,而宏亮就代表着气势,气势足就是精气神足。
只有精气神足的士兵,才能够打好仗,打胜仗。
一群有精气神的土匪!
陈大旅长和李云龙对视一眼,震惊的同时,又纷纷感到理所当然。
这是有些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他们震惊一群土匪能够有着正规军才有的精气神,
可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恐怕只有这样的部队,才能击毙那么多的小鬼子,将整个清风寨发展到如今模样。
但此时他们心中也是难免有所疑问,清风寨,更准确的说是清风寨新任大当家,年纪轻轻的林成,是怎样将一群土匪训练成这样的。
陈大旅长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了解这个年轻的清风寨大当家林成了。
奈何,距离在那里,他急也没用,只能是一步步的走,
时间又过去了十几分钟,
几人脸上的凝重之色也是越来越重。
原因也很简单,
传出喊杀声的山头不止一个,
而是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好像与路上的碉堡一样的密集。
这让他们对清风寨的具体人数,也不禁产生了疑问,
真的只是过千吗?
再看看前方两个清风寨负责带路的人,行走之间,也是昂首挺胸的,丝毫没有印象中土匪那种松松垮垮,散漫的样子,
反倒像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不,应该说,这两人就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并且不是训练了一年两年的那种,至少是三四年的老兵,还是久经战阵的老兵。
陈大旅长是越看越心惊,越看心中的疑问也就越多,
就算这个林成年轻有为,本事不俗,但成为清风寨大当家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
一年多的时间,怎么能够训练出三四年的老兵呢?
蓦然间,陈大旅长好像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卓卫华,开口询问道:
“卓部长你刚刚说,这清风寨,最近一年四面出击,袭击了很多小鬼子的矿区,将矿工都带回来扩充兵力了。”
“对~”卓卫华疑惑的看向陈大旅长,“陈旅长问这个是......?”
陈大旅长却是再次开口问道:“那些矿区的矿工来源,地方上有过了解吗?”
“当然~”卓卫华自信的点了点头道:“小鬼子矿区内的矿工,基本上都是来自矿区附近的村庄,还有各地抓的一些壮丁,以及一些在战场上俘虏的国民党,晋绥军战俘。”
是了~
国民党,晋绥军的战俘!
陈大旅长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些迫不及待的再次询问道:
“那比例呢,战俘的比例是多少?”
一开始李云龙和赵刚还没有反应过来,陈大旅长为什么要问矿工的问题。
此时听到这个问题,短暂思考之后,也都明白了。
在此之前他们能够猜出来,清风寨将矿区矿工带走,是想要扩兵,
但当时他们只顾着思考人数上的问题了,而忽略了战斗力这方面。
原因也很简单,士兵想要形成战斗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那也是需要一定时间训练的。
无论是小鬼子,还是国民党,八路军...
但凡只要是正规军,士兵都是要经过长久训练的。
抗战爆发这几年,八路军的招兵体系也逐渐完善,
并不是说,谁想要加入八路军,扔给他一把枪,他就是八路军正规部队的兵了。
大多数主力,正规战斗部队的八路军战士,那都要在各民兵部队训练,战斗,至少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才能补充进各部队。
这也是八路军的战斗力,为什么越来越强的原因。
相反,国民党那边,兵力是多,但却有点参差不齐的意思,有的部队,兵员都是经过长时间训练的老兵,有的部队,则是训练了十天半月,就被拉上战场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国民党部队能够和小鬼子打的有来有回,有的国民党部队,面对小鬼子却是一触即溃的原因。
至于小鬼子,那对于兵员素质的要求就更高了,
近乎百分百的义务教育,从孩童时代就开始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