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章:储君朱标,大势所趋 (1/2)

朱元璋此刻的心境,既复杂又充满期待。

他站在龙椅之前,目光深邃,心中更是波澜起伏,难以平复。

朱玺竟悄然间展现出令人瞠目结舌的才华,这不仅仅是武艺的高超,更是心智的成熟。

“玺儿,你究竟是从何时起,学会了这深藏不露的本事?”

朱元璋心中暗忖,思绪飘回了往昔。

那些年,他或许真的忽略了太多,以为那不过是少年心性,未曾想,那竟是韬光养晦的序幕。

五岁时?

不,或许更早!

在众人未曾留意的角落里,朱玺已悄然磨砺着自我,只为有朝一日,能够一鸣惊人。

这份隐忍,让朱元璋既感欣慰又觉震撼,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却又多了几分超越年龄的老练。

“玺儿,你这一手,玩得漂亮。”

朱元璋嘴角勾起微笑,声音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但,你可知,这宫墙之内,最不缺的便是心机与算计?咱要看看,你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言罢,他缓缓转身,目光如炬,心中暗想,是时候该正视自己这个不起眼的儿子了。

“传咱的旨意,明日,就在咱的华清宫,咱要举行皇子的大考,所有皇子都要参加。”

朱元璋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权威与决心。

“咱要亲眼见证,咱大明皇子的风采,让世人知晓,何为真正的龙子龙孙!”

朱元璋的命令刚刚下达,朱玺已悄然步出了城门。

门前的卫士目光中交织着复杂情绪,既有对这位公子往日不羁形象的无奈,也有今日异样表现的一丝诧异。

管家则是一脸释然,快步迎上,恭敬行礼。

“王爷!”

“一切准备妥当,咱们这就启程回府?”

在外人眼中,大明皇族子弟入宫问安,是尊崇礼制的体现,而对管家而言,朱玺今日的行为,无疑是莫大的进步,足以让他心生宽慰。

朱玺轻轻颔首,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然,他心中盘算着,只要能够继续低调行事,默默积蓄力量,便是最好的状态。

“走,回府畅饮,可不要枉费了大好时光。”

朱玺恢复常态,一脸懒散的打着哈欠,恨不得立刻回王府逍遥。

正当一行人即将回府之际,一阵急促而有序的脚步声自远处传来。

“嗒嗒嗒……”

节奏分明的声音,如同战场上的鼓点,引人侧目。

不多时,一辆富丽堂皇的轿子缓缓驶入视线,与朱玺所乘的马车不同,皆是装饰精美的珠宝,彰显着乘坐者的尊贵身份。

更令人瞩目的是,紧随其后的数人,都身披战甲,这在大明皇城之外实属罕见。

大明律法严苛,皇城内,除了禁军和锦衣卫外,任何人不得戴甲出入。

而且,朱玺认真的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抬轿的,足足有三十人,只比帝王出行少了六人,可朱元璋就在皇城里,到底是谁这么大胆?

朱玺与管家相视一眼,皆是微露讶色,连守护皇城的禁军也不由得投去警惕的目光。

随着轿子的靠近,一位温文尔雅、气度不凡的公子自轿子中步出,见到朱玺,他嘴角勾起温和的笑容,上前寒暄。

“玺弟,真是许久不见,此番也是去向父皇问安的?”

话语间,大明嫡长子朱标缓步而来,其身影挺拔,自然而然地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

朱玺的目光并未显露出过多惊讶。

毕竟,作为家族中的兄长,朱标的出现与其尊贵的身份相称,如此规模的仪仗,自是情理之中。

面对朱标的主动搭话,朱玺的回答依旧随性,带着几分他独有的不羁与淡然。

“原来是大哥,真是好久不见,我听说皇城出了事,这才来看看,随意走走。”

这样的回应,若是在寻常人家,怕是要被视作对兄长的不敬,但在朱家,朱玺的特立独行早已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为人和善谦逊的朱标,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只是淡然一笑,轻轻颔首。

朱标的举止间流露出的沉稳与气度,无疑彰显了他作为大明未来继承人的风范。

朱玺见了都不由得在心中竖起大拇指。

不过,随他而来的众人,眼神中却交织着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朱标的敬畏,也有对朱玺那份不羁的微妙态度。

朱玺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人群,最终落在了一行人的前列。

那便是小将军徐辉祖。

徐辉祖乃是大明军中一颗璀璨的新星,其父徐达,曾是大明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