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功臣之一。
而他本人更是继承了父亲的英勇与智谋,近年来屡建奇功,被朱元璋袭爵魏国公,实至名归。
紧随徐辉祖之后的是两位重臣,分别是鄂国公常遇春之子常茂与丞相李善长。
这三人,皆是朝廷中的中流砥柱,不仅出身显赫,更是对大明忠心耿耿。
他们与朱标同行,无疑是在向世人宣告,朱标在大明未来的地位已是不容置疑。
朱标身为嫡长子,其身后汇聚的支持力量,确是其他兄弟难以望及的庞然大物。
仅以影响力而论,即便是朱元璋最为宠爱的朱玺,在表面上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这微妙的平衡,在片刻的静默中显得尤为突出。
三位重臣的眼神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为难,最终还是出于身份的考量,向朱玺微微欠身致意。
“平亲王殿下。”
这声称呼,虽无贬低之意,却也透露出他们在心中对朱玺定位的差异。
没办法,平日里,他们根本不愿多看朱玺一眼,就算遇到也是临时改变行进路线。
朱玺在世人眼中的形象,永远都是一个看似玩世不恭的皇族子弟,自然难以赢得多少敬重。
对于这些大臣的敷衍之礼,朱玺并未放在心上,只是轻轻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去,步伐中带着几分不羁与洒脱。
“嗯,我要走了,有时间来我府上喝酒。”
随着朱玺的身影逐渐远去,几位大臣面面相觑,眼中既有对朱玺态度的无奈,也有对现状的复杂感慨,摇头轻叹。
“唉……这玺弟,倒是成熟了不少。”
反观朱标,他的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他适时地开口,语气中满是宽慰与理解。
“诸位大人不必介怀,玺弟能有心前来向父皇请安,已是难得的成长,未来必会有所不同。我们还是尽快入宫,向父皇禀报事宜吧。”
朱标举止得体,风度翩翩,与朱玺的随性形成了鲜明对比,更显得他如日中天,光芒四射。
几位大臣闻言,纷纷点头应和,眼中对朱标的崇敬之情更甚。
无需多言,他们心中已有一个愈发清晰的信念。
若论未来执掌乾坤之人,非朱标莫属,此乃天命所归,亦是众望所盼。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