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七章,昏君汉成帝。 (2/3)

的病情日益严重,恐怕不久即将离世,太子刘骜、山阳王刘康、信都王刘兴年纪都小,心中思恋,对他们的未来怎不牵挂!可是并没有改立太子的念头。而皇后王政君做事一向谨慎,先帝又特别喜爱太子,我怎敢违背先帝的意旨?你从哪里听到这些话?”史丹听汉元帝这么一说,心中暗喜,起身后退几步,趴在地上叩头说:“我愚昧地听信了传言,罪该万死”。汉元帝说:“你一片忠心,恕你无罪!我的病情越来越重,恐怕不能痊愈。你要好好辅导太子,不要辜负了我的重托”。史丹说:“我一定不辜负您的重托,竭力辅佐太子”。史丹说完后,起身告退,将汉元帝说的话告诉皇后王政君、太子刘骜、太尉王凤。三个人听后,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经过史丹的竭力保奏,刘骜才保住了太子之位。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5月25日,汉元帝在未央宫病逝。6月22日,皇太子刘骜登基继位,祭拜高祖庙,是为汉成帝。7月19日,汉元帝的灵柩葬于渭陵。汉成帝刘骜等到过了年正月初一,将年号改为建始。

二,下面说一说汉成帝刘骜在位期间做得荒唐事:

1.让大舅父王凤身兼数个要职,把国家大小事务全部委托给王凤。自己成为名誉皇帝,王凤成为实际掌权者。

王凤在汉元帝时期被封为阳平侯,担任未央宫的卫尉,权力不算大。刘骜登基后,立即任命自己的大舅父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务,将封户增加五千户。王氏家族的兴旺就是从这时开始了。

汉成帝刘骜即位后,册立妻子许氏为皇后。许皇后的父亲许嘉在汉元帝中后期就担任大司马、车骑将军,已经八、九年了。汉成帝刘骜即位后,将大司马的官职让王凤担任,让许嘉担任车骑将军。车骑将军,顾名思义就是管理车马行军打仗之事,官职仅次于大将军。每次军事行动,都由大将军下达命令,由车骑将军具体实行。

建始三年【公元前30年】8月,汉成帝打算把国家大小事务完全委托给王凤,于是下达策书,免去车骑将军许嘉的职务,命他以特进的身份参加朝会。特进与大司马、丞相的级别相同、待遇相同,就是不管具体工作,没有实权,相当于现在的高级顾问。此时汉成帝成为名誉皇帝,王凤则成为实际掌权者。

笔者对汉成帝做的这件事进行分析和评论: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皇上年幼无法处理朝政时,才把国家事务委托给大臣处理。既使委托大臣处理国事,也不能交由一人处理,避免出现专权现象。汉成帝登基时,年满18岁,已是成年。正因为是这样,汉元帝才没有给他安排辅佐大臣。他罢免了皇后父亲许嘉车骑将军的官职,把国家事务全部委托给王凤时,已经年满21岁了。中国皇帝的平均寿命是40岁左右。此时的汉成帝正是精力旺盛、励精图治的时候。秦始皇13岁登基,刚开始由大臣处理国事,21岁时已经是大权在握,为统一天下的大业整日辛劳。汉文帝18岁时已经把自己的封国治理得很好,22岁时登基每日辛劳把大汉王朝治理得国泰民安。汉武帝16岁登基,刚开始就自己处理国事。唐太宗李世民18岁时已经率领着千军万马、南征北战打天下,23岁时便打下了大唐江山。汉成帝做在皇帝的宝座上,却不想处理国家事务,把国家事务全部交给王凤处理,真是荒唐至极。

2.违背祖制,破格封赏外戚,达到历史之最。

汉高祖刘邦给继承皇位的子孙们立下祖制:无功者不封侯。汉成帝刘骜在位期间违背祖制,丝毫不考虑大臣的感受,对外戚王氏家族大加封赏。

皇太后王政君有一个姐姐,两个妹妹,还有八个弟弟。这八个弟弟分别是:王凤、王曼、王崇、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其中王凤、王崇与皇太后王政君是一母所生。

汉元帝刘奭登基后,立王政君为皇后,封王政君的父亲王禁为阳平侯。王禁去世后,他的长子王凤继承了侯爵。

汉成帝刘骜登基后,尊母亲王政君为皇太后,增加大舅父王凤食邑五千户。又封太后的同母弟王崇为安成侯,食邑一万户。

汉成帝刘骜登基多半年后,即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2月,赐封舅父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为关内侯。

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6月,汉成帝刘骜又加封五位舅父为列侯。封王谭为平阿侯;封王商为成都侯;封王立为红阳侯;封王根为曲阳侯;封王逢时为高平侯。每个人的食邑都是三千户。因为这兄弟5人是同一天受封的,所以人们称他们为五侯。

王太后的兄弟中只有王蔓早逝,其余的都被封为列侯。

关内侯和列侯是有明显区别的。

第一,爵位等级不同。列侯是封爵等级中最高的第二十级;关内侯则是次一级的第十九级。

第二,享受的待遇不同。关内侯的食邑都在千户左右;而列侯的食邑通常都是几千户,多的达到万户,甚至几万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