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什么,考虑成熟后就去做。如果堵住他们的嘴,那么赞同跟随您的还能有几个人呢?“
召公这样诚恳详细的劝谏,周厉王就是不听,而且更加暴政。
周厉王不纳忠言、一意孤行、变本加厉的荒唐做法,等待他的是自取灭亡。
召公劝谏的第3年,百姓们心中的怨气终于爆发,不约而同地起来造反。都城里的百姓反叛得更加厉害,人们拿着锄头、镐把涌向街头,高声喊着:”冲进宫内,宰杀昏君“。声音响彻云霄。周厉王在宫中听到百姓们的喊杀声。知道调集军队已经来不及了,心中十分害怕,为了活命,便穿上便衣,从后门逃离了都城。
造反的百姓好长时间才把宫门撞坏,冲进宫内抓捕周厉王,听说周厉王早已逃跑,周厉王的太子静躲在召公家里,便离开宫室将召公的家层层包围。召公看到造反的百姓,将自己的家围得水泄不通,太子静无法逃离,便让佣人打开院门,召公走出门外向造反的百姓说:”所有的过错都在君王一人身上,太子还是个孩子,并无过错,希望大家饶恕他”。造反的百姓不听召公的劝说,定要召公交出太子,不然的话就要点火,烧死召公全家人。周公的儿子与太子静年龄相同,为了搭救太子静,召公忍痛割爱将儿子交出来顶替王太子。造反的百姓都不认识王太子,把召公的儿子当成了王太子,当场将他乱棍打死。
当造反的百姓发泄完愤怒离散之后,召公让佣人们把儿子的尸体抬进屋内,召公的妻子抱着儿子的尸体哭得死去活来,召公的眼泪像断线的珍珠一样滴答滴答掉在地上。召公强忍悲痛将儿子的尸体埋葬后,派人召唤周公到家中议事。周公来到召公家中,得知召公用唯一儿子的性命搭救了王太子,对召公的大义行为赞叹不已。俩人经过商议最终决定:太子静住在召公家,由召公夫妻抚养,二人共同掌管国家政务。这一年是公元前841年,历史上把召公、周公共同掌管国家政务的这个时期称为“共和”。
周厉王逃出都城后来到荒无人烟的彘地,他用树枝搭了一间茅草棚用来居住,开垦了几亩荒地种粮食用来食用,粮食不够吃时,便到树林中,爬到树上摘些野果充饥。他住在茅草棚内夏天炎热、蚊虫叮咬,冬季严寒,冻得缩成一团,他孤苦伶仃度日如年。共和14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年迈体衰,无法种地,也爬不到树上摘取野果子,冻饿而死,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太子静在召公家里长大了,二位相国就拥立他做周朝的君主,把朝政大权交还给他,这就是周宣王。宣王继位后,励精图治,效法文、武、成、康4位明君的风尚,诸侯们重新以周为宗主,定期朝拜和进贡。
周宣王虽然是位明君,但他的儿子周幽王却是一位十足的昏君。下一章将讲述周幽王在位期间做的荒唐事,欢迎各位读者朋友阅读欣赏。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