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对吴国和越国的历史简单介绍一下:
吴国是西周和春秋时期的一个姬姓诸侯国,存在于长江下游地区。
吴国的疆域,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地区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地区,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省苏州市】,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的起源,据史书记载,周文王的祖父周太王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周文王】聪明伶俐,深受爷爷周太王的宠爱。周太王想将来传位给宝贝孙子姬昌,但是根据当时的传统,应传位给长子太伯,而不能传给三子季历。周太王因此整日心事重重、郁郁寡欢。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都非常孝顺,当明白父亲的心事后,便借着为父亲采药的机会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定居在梅里,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
太伯、仲雍兄弟二人“断发纹身”接受当地习俗,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并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了当地,于是近千个小部族自愿归附于太伯。
太伯死后,因为没有儿子,所以二弟仲雍即位,就是吴仲雍。仲雍死后,其子季简继位。季简死后,其子叔达继位。叔达死后,其子周章继位。此时,正是周武王彻底推翻了商殷、建立了周朝,大封宗亲、功臣及先贤的后代。周武王派人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周章已经是吴君,于是就此仍封吴国的国君。周章死后,其子熊遂继位。熊遂死后,其子柯相继位,之后传了十二代,传到寿梦,寿梦继位后,吴国开始日益强大,自称为王。确切的说,吴国是由太伯创立的,后来又经过周武王的正式册封。吴国的国君都是仲雍的后裔。
越王勾践是夏朝开国国君夏禹的后裔,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直系子孙。无余受封于会稽,以掌管、看守、供奉夏禹的祭祀。越国建立后,一直保持着比较落后的生活习俗,很少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此后历经20多代,传位到勾践的父亲允常,此时已是春秋末年了。允常在位时,与吴国国君阖闾多次作战。
吴王夫差是吴王阖闾的儿子。
公元前496年春季三月,越国的国君允常病逝,其子勾践继承王位。
吴王阖闾听到越国国君允常去世的消息,十分高兴,他认为这是征讨越国的大好时机,于是亲率大军征讨越国。刚刚继位的越王勾践也不示弱,亲自率兵来到檇李迎战吴军。史称檇李之战。越王勾践派出敢死队,先后三次冲向吴军的阵地全部战败。最后越王勾践听取了范蠡的计谋,让数百名死囚犯横着排成三行,整齐地走到吴军阵前,连续大喊数声,随后都举剑集体自杀。吴国军队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自杀方式,很是好奇、都瞪大眼睛观看,而放松了防备。越军趁机对吴军发起了猛烈攻击,吴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大败而逃。
吴王阖闾在慌忙撤退时被越国大夫灵姑浮用长戈砍断了脚拇指。吴王阖闾带伤撤退七里时,因流血过多而死亡。他的儿子夫差及大臣们把吴王阖闾的尸体埋葬在今天的苏州虎丘山上。
吴王阖闾在临终前,把太子夫差叫到跟前叮嘱道:“你永远不能忘记是勾践杀死了你的父亲,你日后一定要吞灭越国,诛杀勾践,为父亲报仇雪恨”。夫差哭泣着说:“孩儿永远铭记父亲的话,日后一定要为父亲报仇雪恨”。吴王阖闾又把重臣伍子胥叫到跟前,叮嘱他要好好地辅佐夫差,并封伍子胥最高爵位相国公。吴王阖闾又叮嘱太子夫差说:“你一定要像父亲一样尊敬相国公,听他的话”。夫差说:“孩儿记下了”。
吴王阖闾死后,太子夫差继承王位,做了吴国国君。他继位后宠信奸佞伯噽,不纳伍子胥的忠言,贪酒好色,穷兵黩武,最终导致国灭身亡。下面说一说他在位期间做的荒唐事:
1,夫椒之战大败越军,不听伍子胥之言,放过勾践,为日后亡国留下祸根。
吴王夫差继位后,为了给父亲报仇雪恨,日夜训练军队。伍子胥为了加强吴王夫差为父报仇的决心,派一个人站在吴王夫差的庭院中,每当吴王夫差进出时,这个人便高声问道:“你忘没忘记勾践是你的杀父仇人”?夫差回答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两年后,即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加紧练兵,准备征讨越国,想先发制人,趁吴国军队还未出动,抢先攻打吴国。大夫范蠡听说后立即进宫劝谏说:“我们应该加强训练军队,守住险要地形,做好迎战的准备,而不能主动出击”。越王勾践对范蠡说:“我意已决,大夫就不用多说了”。于是率领越国军队入侵吴国。吴王夫差听说越王勾践率兵入侵,笑着对文武百官说:“勾践这小子来的正好,我正要找他算账”。于是调集全部精兵进行迎战。吴、越两国军队在夫椒【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面的椒山】展开大战。史称夫椒之战。吴国有伍子胥、孙武两位军事家的指挥,越军哪是吴军的对手,被打得大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