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昏君赵孝成王。 (1/3)

3,听信虞卿的建议,引发邯郸之战,险些亡国。

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国大将白起想乘胜进军,吞灭赵国。他把手下大军兵分三路,命令王齕率领一路军队攻占赵国的皮牢;命司马梗率一路军队北上,攻占太原;自己亲率一路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活捉赵孝成王。

秦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夺取了武安,占据了太原。秦军如此凶猛,使赵国、韩国都非常恐惧。赵国与韩国和谋,派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携带重金前往秦国,游说秦国国相范睢。范睢被赵国使臣说服,再加上他忌惮白起的功劳,于是向秦昭襄王建议接受议和。秦昭襄王采纳了范睢的建议,接受韩国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城的请求,达成了议和协议。

公元前259年1月10日,秦昭襄王下达了罢兵的命令。白起正要率大军挺进邯郸时,突然接到撤军的命令。他虽然心里很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只好遵命率领大军返回秦国国都。白起一打听,才知道秦昭襄王听了范睢的建议,才答应赵、韩两国的议和,下达罢兵命令的。白起知道范睢嫉妒自己的功劳才做出这事,因此对范睢很有意见。

秦昭襄王没有支持白起的军事行动,却采纳了范睢的建议与赵国议和,失去了灭掉赵国的大好机会,给了赵国得以喘息的机会,为日后围攻邯郸惨遭失败,埋下了隐患。

赵孝成王准备按照和约割让六城时,大臣虞卿认为割地给秦国,使秦国的势力更为强大,会加速赵国灭亡。他建议把六城送给齐国,联齐抗秦。赵孝成王采纳了虞卿的建议,派他去拜见齐国国君,商讨合纵抗秦计划。正巧,魏国派使者来到赵国,赵、魏两国签订了盟约。赵孝成王又派使臣前往楚国,将灵丘赠送给楚国国相黄歇,结好楚国。并对韩、燕两国也极力交好。重整军备,训练军队,做好抗秦的准备。

秦昭襄王正等着赵国来人割让六城,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赵国的人影,派人一打探,才知道赵国不但违约不割让六城,反而与东方五国搞合纵联盟对抗秦国。秦昭襄王肺都气炸了,下令储备粮草。日后发兵消灭赵国。

公元前259年10月,秦昭襄王命将领王陵率十万大军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

赵国大将廉颇率领赵军顽强抵抗。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急忙出使楚国,在门客毛遂协助下,说服了楚国国君,两国结为盟友。随后,楚国发兵10万救援赵国。

平原君赵胜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魏无忌的姐姐,她多次写信给弟弟魏无忌和魏安厘王,请求发兵救赵。平原君赵胜也多次派人前往魏国,请求魏国出兵救援。魏安厘王惧怕秦国不敢出兵救赵。情急之下,信陵君听取了魏国隐士侯嬴的计谋,以国家利益为重,让魏安厘王的宠妃和姬盗取了兵符,夺取了兵权,亲自率领魏国10万大军赶奔赵国救援。

平原君赵胜回到邯郸后,楚国和魏国的援军还未赶到,秦军将领王陵预感到救赵的援军即将到来,于是命令全军将士加紧攻城。秦军搭起云梯玩命的攻城,守城的赵军拼命抵御。由于秦军人多势众,邯郸城几次险些被攻破。在这危急时刻,一个叫李同的人对平原君赵胜说:“现在形势十分危急,但你的数百名姬妾仍然穿好吃好,如果城池被攻破,你还能这样吗?不如让夫人以下的人都帮助守城,把家里的钱财都拿出来犒赏士兵,城池守住了,你还愁没有这些东西吗”?平原君赵胜听后对李同说:“你说的太对了,我真没有想到,多亏了你的提醒”。平原君于是将家财全部散尽犒赏军队,招募了三千人的敢死队,由李同率领出城进攻秦军,把秦军打败,迫使秦军后退了30里。李同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赵国宗室其他公子看到平原君赵胜散尽家财犒赏士兵,也纷纷效仿,使赵军士气大增,拼命守城。直到过了年,秦军也没有攻破邯郸城。

秦昭襄王听说邯郸城久攻不下,又派出10万大军增援王陵。秦、赵两军展开了激战,因为赵国打的是救国保卫战,所以将士们脱了光膀玩命拼杀,多次打败秦军的猛烈进攻。秦军5位校官阵亡,秦昭襄王得到消息,决定更换主将,命令大将白起替换王陵指挥秦军作战。白起对秦昭襄王当初罢兵之事还耿耿于怀,便以自己有病为由推辞了。

秦昭襄王于是改令王齕接替王陵为主将,又增兵10万继续围攻邯郸。

正在危急时刻,魏国和楚国的大军先后抵达邯郸的郊外,合兵进攻秦军。城内的赵军看到援军进攻秦军,也趁机从城内杀出。在三国军队的内外夹击下,秦军大败,伤亡惨重。秦军主将王齕率领残兵败将逃回汾城。秦国将领郑安平所部2万多人被联军团团包围,只好投降赵国。

赵国军队虽然保住了国都邯郸城,但在此战役中也伤亡惨重。

本来按照合约,赵国若将六城割让给秦国,就太平无事了,可是,赵孝成王却听了虞卿的建议,将六城送给齐国,结果激怒秦国引发邯郸之战。邯郸之战赵国遭到灭国的危险,多亏了魏、楚两国大军救援,才化险为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