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挪威的森林 (2/4)

有放假的范颖华,然后几个人放学回家路过我们村遇见我弟弟,还让我弟弟把我从家里叫了出去。当时,我真的被李苹的样子惊艳给到了,大半年不见,她出落得越发灵气逼人,头发也长长了很多,扎成了一个又细又长的麻花辫,整个人看上去特别的亭亭玉立;遗憾的是,在整个高一,我就只见到她那么一次。

高二开学后,我从李香杰那里听到过一些零零散散的消息,知道了李飞霞去了五高、范颖华在北院隔壁的万龙中学,可是却并没有去联系她们。

等到中秋节过后,李飞霞让李香杰交给我一封信,在信里说她打算退学;这让我难过了很长时间,觉得如果我没有转学,一定可以劝说她打消掉退学的念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退学完全是被我害的。由于她在信上说她会马上离开学校,让我别给她回信了,她收不到,我就拖了一个多月,才后知后觉的给她写了封回信寄去五高,怕她收不到,就在信封上写了我不知道她还在不在那里,如果她已经离开了,麻烦能交给她的同学帮忙交给她;结果,那封信最终送到了她的手里,可是却没能挽回什么,她又给我写了封信,说她已经退学了。

在中秋节过后又往后一点儿,我第一次在去学校的路上碰见了李苹,尽管起初有点儿小小的波折,好在最后迎来了峰回路转,我们在公交车上坐一起说了很多话,听她说她长胖了,我还趁机近距离的看了看她那完美的容颜,并且又一次感受到了怦然心动;正是由于那一次的怦然心动,再加上一些其他因素的推波助澜,不久之后我就给她写了两封很烂很烂的情书,然后她给我回过两封信,再往后就愿意不搭理我了;这样的结果只能说我是咎由自取,别说她可能看不懂我当时的想法,连我自己现在回想起来,都搞不懂自己当时究竟怎么想的,那些做法就不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情;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还是时不时的给她写封信,也曾去南院找过她几次,收不到她的回信或是见不到她,就自悲自苦的伤心难过,几乎把自己彻底玩死,直到高考都没怎么正常过。

在给李苹写情书之前和给她写情书之后,我先后两次在学校附近见到了范颖华,然后就后知后觉的想到了可以向她倾诉失恋的苦闷,于是给她写了封信说自己喜欢过陶东芝,前些日子向李苹表白被拒绝了,结果把她高兴坏了,幸灾乐祸的同时,一方面夸我勇气可嘉,另一方面又说没想到我那么喜欢交流;之后,我和她的联系就变得十分频繁,隔个十天半个月就会有一封信,至多一两个月总会见上一面,以至于后来我曾在给她的信中厚颜无耻的说,感觉自己不像是在跟李苹谈恋爱,更像是在跟她谈恋爱。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我找范颖华倾诉都是找对了人,她曾劝过我要好好学习,跟李苹的事情可以先放放,等考上大学再说,也许到时候会好办一些;可是当时的我懵懵懂懂的,对未来没有任何概念,只知道想把李苹留在身边,却不知道也没想过该怎么做才能把李苹留住,甚至连退一步的怎样才能推迟青春散场的时间都没想过,而是就那么一直得过且过的混日子,白瞎了那么好的建议。

范颖华曾向我告过两次密,一次告诉我李苹在南院,另一次告诉我李苹去了一高;李飞霞向我告过一次密,她曾在信里偷偷把范颖华家里的电话号码告诉了我。

得益于李飞霞的告密,我在高考过后并没有跟范颖华断掉联系;得益于范颖华的第二次告密,我才有机会为自己的青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范颖华在高二时转学去了一高,我毕业之后,她在一高读高三。那年的年底,她打电话告诉我说她在学校见到李苹了,李苹也在一高(南院没有把录取通知书给李苹,导致李苹错过了大学的报名时间,只能去了一高复读),然后我就厚颜无耻的往一高跑了两趟。第一次过去是在平安夜那天,可是只见到了范颖华,我们沿着一高门口的公路往西边走了很远说了很多话,临走时她送给我一个苹果。第二次过去是在四个星期之后,总算把李苹也见到了;她们送我去车站的路上,一个女生问范颖华快上课了你干什么去,李苹笑着接话说不上课了跟她男朋友约会去,那个女生满含深意地看了看我们就走了,范颖华为李苹鼓掌似的拍着手说他什么时候成我男朋友了,好了好了,回去指不定传成什么样子呢。告别的时候,尽管清楚以后可能再也见不到她们了,但是我的心里却没有一丝离愁别绪,或许是内心深处认为我们都还年轻,以后的时间还很多,总还有再见的机会;然而我不知道的是,那次的见面就是我最后一次同时见到她们了,也如我之前就已经想到的那样,是我为自己的青春画上的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二年的高考过后,我给范颖华打了个电话,她告诉我说她和李苹都估了四百多分,考完试两个人去逛街了,说了半夜的话。之后,我以为她去了大学,就没敢再往她家里打电话;万万没想到的是,等到中秋节前后,我去县城买书却再一次见到了她——她没去大学,而是回了万龙中学复读。接下来的半年多里,我给她写过几封信,她也给我回过两封信,我给她打过电话,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