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庆殿回到秉义山庄,我心里咕咚咕咚的跳,一直没个停的。
毕竟还是太年轻,为了在宁宗前显示正义,被真德秀一激,竟然揽下了去蒙古汗国的差事。
使节这活,做好了,是分内的事。
搞炸了,会不会丢了卿卿小命?
忐忑不安中,赵云鹏出乎意料的回到山庄。给我带来太大的惊诧。
他手里提着一件半圆不圆的包裹。
此去杨氏老家探底、再千里迢迢赶赴朝鲜国、还要深入山僻找寻仇人踪迹,然后找准机会提头返回,怎么算,也需要一个多月时间。
难不成赵云鹏真如其名,云中鲲鹏,展翅高飞了?
赵云鹏一身风尘,显是餐风露宿而来。
“王爷,您是在想我怎么这么快就折返了,是吧?”
我一脸疑惑:“是啊,我纳闷,赵侠士会不会是飞毛腿再世?还是学会了筋斗云功夫?”
赵云鹏笑盈盈道:“王爷,别费脑了,您要的东西,给您带回来了!”
云鹏这边说着,那边把包裹轻轻放置在地上,利索的打开了外面裹着的这层厚厚的粗布头。
果然,是一缸大口径的酒坛子...
不用想,那里面定是最令杨氏咬牙切齿的东西。
赵云鹏轻声道:“王爷,事不宜迟,您还是先想法子递上去,话还是前面王奎说的那套...至于具体情况,等您回来,容我细禀!”
我不再犹豫,让虞管事备好马车,并交代他安排好晚上的接风宴,周英雄替我拎上包袱,驾起马车直奔丞相府。
二十分钟后,我拎着包袱,进了丞相的书房,躬身施完礼,简单的把来龙去脉跟史相提了提。
丞相听得云里雾里,眼睛直愣愣的盯着这个奇怪的包袱,踱着方步,沉吟半晌,才眯着眼睛看我:“与莒,不得不夸你一句,后生可畏!你这一坛子酒,可就一步通天了!老夫刚敲打完赵竑这小子,正费尽心思,谋划如何将你推荐给杨氏...你却走在我前面了?”
我赶紧解释道:“丞相,与莒是误打误撞探得信息,我不想失去战机,所以先斩后奏,下了狠手!”
丞相不住点头:“你做的漂亮,争取了先机...这样,你马上随老夫入后宫,由你来说这件奇案!”
我二话不说,赶紧领丞相上了马车。
没几分钟,我就拎着包裹,随丞相从侧边宫门进入大内,径直走往后宫。
行了没一会,便越发静谧下来,还能听见潺潺水流声。我侧目而视,一股荡漾的清流自宫墙外悠悠流入,小水流边芳草依依,煞是好看。
接下来,每行十步就能看到一座精致的楼阁,走廊回环曲折,突起的檐角尖耸,犹如禽鸟仰首啄物;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
丞相领着我,径直入了杨皇后寝宫,全然省了通秉。
宫女见是丞相,自然而然的朝内寝报了一句:“千岁,丞相到了...”
随着内寝传出一句银铃般的声音:“哎呦!冤家,你可想起哀家来了?”
我也不敢张望,赶紧下跪磕头道:“臣赵与莒,叩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只听得杨氏“呀”一声。
她显然是没料到丞相会带入入寝宫,满是疑虑问道:“呀,这孩子是谁?”
丞相并未施礼,语中带笑道:“千岁,这位就是官家下了诏令的沂王嗣,赵与莒。”
“哦,想起来了,官家还跟我商量给他赐什么名号,‘贵诚’两个字,还是哀家提的...”
我再次磕头道:“侄儿贵诚谢婶娘赐名...”
杨氏笑声连连道:“哎呦!这孩子小嘴甜的,既然叫了婶娘,就赶紧起身吧,抬起头,让婶娘好好瞧瞧!”
我应声起立抬头,眼帘低垂,未敢直视。
虽未正面对望,但我视线余光所及,可见杨氏脸若银盘,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不禁想起了唐朝文豪王昌龄的两句诗: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杨氏盯着我打量了好一会,侧目对丞相道:“爱卿,这孩子俊郎,一看就是赵氏宗亲的相,怪不得官家回宫喜滋滋。”
丞相轻声道:“千岁,贵诚今天是给你送礼来的!”
杨氏听罢,见怪不怪道:“孩子,你来就是了,婶娘什么都不缺...”
我不作声张,低声回道:“婶娘,侄儿给您送来人头一颗!”
“啊?”杨氏一时没反应过来,习惯性用玉手捂住了因惊讶而张开的唇。
“婶娘,您可记得杨永武?”
杨氏语音颤抖:“他...他...如何能忘...杀父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