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2 镇嵩军刘家兄弟 (1/2)

2013年三月,宋得尊在魔都,也就是炮裆的控制范围内被杀。

在他临死前,交代了炮裆三大亨的另外两个。

一个是今村长藏,一个是孙大炮。

“不要造反,要尽力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不要因为我,而再起杀戮。”

“好好好,我答应你。”

今村长藏是答应了,可是孙大炮内心却不答应。

四月份,就在袁课文第一师准备齐全,开始南下的时候,他以袁大头善后大借款的名义,以及刺杀宋得尊,准备发动战争。

“我们要打过黄河去,拿下全华夏。”

“我建议用法律,用宪法来约束他,而不是为了一己私欲而让华夏陷入战争。”

明白人还是很多的。

此时的袁大头借了洋人的钱,手头更加充足。

别的不说,光是北洋军,就扩编了很多。

民国以前,北洋军只有北洋六镇,以及二十镇,第一混成协。

但是民国以后,袁大头利用冯华符控制了禁卫军,等于又多了一个师。

民国成立,又在京城成立五路备补军。

民国二年,二次革命时,北军有禁卫军及北洋六镇、二十师、直隶第一混成旅、中央第二混成旅之外。

尚有拱卫军五路(拱卫军成立于宣统三年九月,初驻河南,旋调驻京师守卫公府)

毅军,以及地方部队,如中原陆军第一师,中原陆军第三混成旅,这个都不算的。

光是中央直属野战部队,就有这么多。

而今年,又增加了袁课文的部队四个师。

虽然他的部队,大多数都是新兵,可是维持秩序,驻防地方还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有人反对,孙大炮没有完成自己的打过黄河去的想法。

而袁课文,第一师已经在陆锦带领下,南下中原省的豫西山区。

豫西道,属于镇嵩军的地盘,拥有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营。

而袁课文麾下的田作霖,和这里很熟悉,他是中原省人。

这一次,袁课文也跟着南下。

四月,部队开拔到了豫西地区,亲自接见了镇嵩军的统领刘震华。

“雪亚兄,你这名字不错,威震华夏啊。”

“不敢不敢,卑职这名字也是父母起的。

乡下人,不知道事情,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刘震华手段很高,且大局意识强。

从一介书生,把刘家,以及他自己推上小军阀地位,巅峰时期拥兵二十万,真不是一般人。

要知道,此时的镇嵩军三个团长都是杨山十兄弟。

能够力压这么一群土匪出身的人,你说他手段多高?

最重要的是,他是文人出身。

1883年的刘震华生于一个小商家庭,幼年时家道中落,由父亲教授《四书》《五经》,考中秀才。

后入北洋优级师范学堂、法政专门学堂监狱科学习,毕业后在开封中州公学任庶务长。

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师范生,还当过老师和教务长。

1908年,刘镇华加入了同盟会,开始在豫西一带从事反清革命活动。

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刘镇华到羊山,动员那里由王天纵率领的一支“刀客”武装参加反清斗争。

这支武装后来成了他发迹的资本。

1911年11月,王天纵率众随刘镇华下羊山打洛阳,但遭到挫折。

12月,刘镇华动员王天纵转战陕西。

于是,这支武装西出潼关,投入陕西军政府秦陇复汉军东路大都督张钫部,参与反清战争。

张钫任王天纵为东征先锋官,张治公、柴云升、憨玉昆为标统,刘镇华被任为书记官,后提升参议。

民国成立后,军政府实行裁军,张钫部亦要裁员四五千。

中原都督张镇芳因豫西一带社会动荡不安,且鞭长莫及。

经与陕西军政府张凤翙、张钫协商,王天纵这部分军队开回豫西,分驻河南府、陕州、汝州等二十二个县。

因这一带靠近嵩山,故这支军队称为“镇嵩军”。

由于王天纵被袁大头调往京城,任京畿一带稽查长。

经张钫举荐,任命刘镇华为镇嵩军协统兼豫西观察使及豫西剿匪总司令,统领三标一营。

第一标分统柴云升,第二标分统张治公,第三标分统憨玉昆,炮兵营长武衍周。

就这样,刘镇华掌握了镇嵩军,又有豫西一块地盘,开始了他的军阀生涯。

他最后还当了安徽省长,52年才去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