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中元鬼节 (2/2)

时,才发现,全身都被汗水湿透,心跳加速,手脚也不禁有些哆嗦。

之后就没有再睡觉了,我怕又会在梦中遇到那个东西。

就这样把房间的灯打开,在床上坐了一整晚。

第二天,找人说起了这事。

才知道我会做这样的梦,是因为白天打翻了人家的火盆,阴魂没有拿到他应拿的钱,这才来找我,给我一个警告,要是我不管不顾,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于是,我赶紧去店里买了好多纸钱,拿到昨天打翻火盆的那个地方去烧,边烧边道歉。

烧了好长时间,终于把带去的所有纸钱烧完,才心有余悸的返回家中。

晚上,我便打算开着灯睡觉。

出奇的是,今晚没有再做噩梦,睡了一个好觉。

看来民间一些禁忌的存在是有其道理的,我们应该心生敬畏。

从此,再看到路边有烧纸钱的,我会轻轻的从旁边走过,不带起一片灰尘。

【知识小科普】:鬼节的来历。

鬼节与祭祀祖先和亡灵的传统有关,是东方文化中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人类早期的信仰中,人们相信逝者的灵魂会在特定的时间回到人间。这种信仰逐渐形成了祭祀祖先和亡灵的节日,即鬼节。在不同的文化中,这样的节日有着不同的名称和庆祝方式。

在中国,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被称为“中元节”,也叫做“鬼节”。它起源于古代的祭祖活动,后来结合了道教和佛教的元素。据传在这一天,地府的大门会打开,让亡魂得以暂时返回人间,接受家人的祭拜和供奉。

在佛教传统中,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节”。传说佛陀弟子目犍连(Maudgalyayana)的母亲堕入饿鬼道受苦,目犍连于七月十五日供养僧众,以救其母。因此,此日也成为了一个超度亡魂、施食给饿鬼的日子。

在鬼节这天,民间有诸多习俗,如焚烧纸钱、放河灯、悬挂灯笼等,旨在慰藉那些孤苦无依的鬼魂,并帮助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同时,人们还会准备丰盛的食物作为供品,以此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和敬意。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中的鬼节除了保留传统的祭拜活动外,还增添了许多商业和文化娱乐元素,使得这个传统节日更加多元化。

鬼节不仅是一个纪念和祭奠逝去亲人的节日,也是东方文化中对于生死观念和家族纽带的一种体现。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