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二 人微则言轻,人贵则言重 (1/2)

后世有一种说法,叫做“人微则言轻,人贵则言重”。

通俗易懂的说法,即所谓的“权威效应”。

权威效应,又称为权威暗示效应。

指的是一个人如果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那他所说的话,及所做的事,就容易引起别人重视,并让人们更容易去相信其正确性。

这种“权威效应”的普遍存在,首先便是由于人们有“安全心理”。

即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是成功人士,所以他们做出来的抉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

跟随在他们的身后,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从而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

其次,则是由于人们有“赞许心理”。

即人们总是盲目的认为那些权威人物、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便是有一定缘由的,所以他们的要求,往往和社会规范相一致。

那么,如果按照权威人物的要求去做,也就会更容易得到,来自于各方面的赞许和奖励。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领导阶级,也可利用“权威效应”去引导和改变下属的工作态度以及行为的原因。

因为这样做,往往比直接去命令的效果,要来得更好。

此时此刻,放到当下,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个时候,讲究的,乃是皇权至高无上。

正常来说,一个国家,能代表至尊无上的,只有皇帝一人。

因为,不论是宗亲,勋戚,还是文臣武将,乃至后宫嫔妃的权力,都是由皇帝授予的。

所以,皇帝,尤其是开国君王的威严,也是最大的。

高坐于龙椅上的陈琦,那深邃的眼眸之中,泛着思索的光泽。

虽然说他早就已经有了想法,也下定了决心。

但是,正所谓兼听则明嘛,有时候也要给手下的文武百官们,一个表现的机会。

真要是每次决策的时候,都他一个人拍板说了算,那么手底下的人,也就懒得提意见了。

更何况,长久如此这般的话,也容易“天怒人怨”,勾起底下人,僭越之心的。

毕竟,越是一味的去压抑别人发言的权力,反倒越是容易会形成逆反。

一如火山口积蓄一样,压抑到最后,要么灭亡,要么爆发。

不过,陈琦本来希望那些人,可以说出点什么,能够让他振聋发聩的言论来。

可惜,这些家伙...

或者说冯习那帮人,并不会如此轻易就妥协的。

陈琦也不意外。

他虽有前朝大礼的皇叔头号,但其实不过大礼皇室出五服的旁枝罢了。

能够有如今称帝的成果,那也是崛起于微末,一路尸山血海拼搏出来的。

当然清楚,在滔天的权势面前,人心,会变成什么样子。

都是千年的狐狸,谁又与谁道聊斋呢?

与之博弈,就仿佛在弈棋一般。

而但凡弈棋,那都是存着在着相应的套路的,也就是所谓的“定式”。

尤其是围棋博弈的“布局之法”,很多时候,其实跟勾心斗角一样,往往都并不只是单纯表面上的意思。

不过,有些人...你还真就不能一味的,去跟他们讲道理。

因为“道理”,有时候光靠讲,是讲不通的。

除了浪费大量的口水与精力,别无进展,这种时候,就无须再假模假样的与之偕谈,直接下达命令就行。

反正,面子已经给了,里子也自然要收回来。

陈琦稍稍的扭了扭脖子,非常明显的转换了一下正襟危坐的姿势,将体态变得随意,俯视着朝堂上的百官们。

笃,笃笃,笃笃笃…

俯视着下方议论纷纷的众人,他的手指开始有一下没一下的,轻叩着龙椅的把手。

一下,两下,三下......

即便是在喧嚣争辩的现场,陈琦他敲击龙椅把手的声音,依旧是那么的“响彻”。

笃笃声,宛若是直接敲击在朝堂众人的心里。

“…”

本来还在为齐则远就任储相一事议论纷纷的朝臣众人们,蓦然觉得呼吸一窒。

压迫感,自上而下,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陈琦他的脸上虽然并没有表露出愤怒,但是底下的诸多大臣们,却都知道。

如果这个时候他们不“见好就收”的话,那恐怕还真就…无法善了了!

尤其是在陈琦毫不加掩饰的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众人都感觉到了,在这位帝王,淡淡的表情下面,蛰伏着的,究竟是何等的滔天巨浪!

这种情况下,就如同一壶冒泡许久的开水,终于沸腾,腾腾蒸汽,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十二 人微则言轻,人贵则言重